北京:“小”老人帮“老”老人!昌平这里实行“协同式”互助养老模式
作者:   来源: 北京昌平  2021-04-21


  近日,昌平区香屯村慰老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纷纷前往队长刘学芝家里,分享互助过程中的见闻和感受,并针对互助养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北京市昌平区润德社会工作事务所(以下简称“润德社工”)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陪同看护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志愿者均为香屯村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自愿投身于“互助养老”的工作中来。

  “我年纪也大了,在家也没什么事情做,”慰老志愿服务队队长刘学芝说,“不过我身体状态比较好,就想去帮助那些比我身体状态差的老人,帮助不方便外出的老年人,和他们一起享受晚年时光。也给我们这些老年人创造一个快乐的去处,三两个人聚在一起聊聊天、插插花、做手工,大家都高兴,子女在外工作也放心。”

  据了解,香屯村有60岁以上老人300余名,其中,近半数为空巢、高龄和患有基础疾病的老人。为切实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困难老人的养老问题,提高农村养老水平,在昌平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的理论指导与润德社工的工作实践相结合下,香屯村尝试开展“农村互助型居家养老”模式,活跃村中较为年轻、健康的老年人,让“小”老人帮助“老”老人,提升老年人生活的安全感、幸福感。

  “这个模式是‘协同式’互助养老模式。”润德社工副主任白艳婷说,“我们在关注农村空巢、高龄老年群体的生活现状外,为他们持续提供养老服务,从个人自助、朋辈互助、代际共助的角度出发,打造以村委会为平台、专业社工和志愿者为主体,社区多种资源共同参与的‘协同式’互助式养老模式。”

  平日,“小”老人们经常走进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陪伴这些“老”老人,和他们聊聊家常事,帮他们做做家务。同时,志愿者还到村中定点超市,为他们代买、代送生活必需品,满足“老”老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在润德社工和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结合远郊农村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通过举办大大小小的宣传活动,在香屯村营造了敬老爱老的文化氛围,并通过搭建朋辈的支持交流平台,带动起邻里、朋辈和代际间的互相帮助与支持。

  “下一步,我们还会继续为老人提供身体健康、情绪疏导等这些基础性的活动,同时我们还会在纵向上活跃社区,让社区、超市、医院等多方的资源共同参与进来,共同来构建这个‘协同式’互助养老模式,共同来帮助农村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白艳婷说。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