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手、防滑、坐便器、感应灯……这些老人家庭中的适老化设施,可有效防止意外,必要时可以救命。宜昌市民政局、宜昌市住建局日前联合发文,出台《宜昌市2021年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补贴标准为1000-3000元/户。改造主要围绕施工改造、设施配备、老年用品配置等方面进行住宅及家具设施适老化改造。同时,鼓励有条件和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自主付费改造。
改造实施对象
已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脱贫人口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可将改造对象范围扩大到城乡低保对象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已进行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的不再重复纳入支持保障范围。鼓励有条件和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自主付费改造。
如何享受补贴?
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补贴标准为1000-3000元/户。实施对象申请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申请者属于高龄类别,指年满80周岁的老年人(依据身份证为准)。
申请者属于失能类别,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范围的失能老年人和经济困难失能护理补贴老年人无需重新认定,脱贫人口和低保户中的老年人参照《民政部关于印发〈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的通知》,依据自主吃饭、自主穿衣、自主上下床、自主如厕、室内自主行走、自主洗澡等6项指标综合评估,有4项以上(含4项)指标不能达到的,可以视为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认定为“失能”。
申请者属于残疾类别,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或第三代)。
申请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实施对象,应对拟申请改造住房拥有产权或者长期使用权,拟申请改造的住房应符合质量安全相关标准、具备基础改造条件,且近期未列入政府征收、拆迁计划范围。
改造内容包括这些
居家适老化改造主要围绕施工改造、设施配备、老年用品配置等方面进行住宅及家具设施适老化改造。清单所列7个类别30个项目分为基础类和可选类,其中7个基础类项目是政府对居家适老化改造实施对象家庭予以补贴支持的改造项目和老年用品,是改造和配置的基本内容;23个可选类项目是根据老年人家庭意愿,供自主付费购买的适老化改造项目和老年用品。
居家适老化改造实施对象家庭在完成7个基础类项目改造的前提下,可选择其他23个可选类项目之一或几个项目进行自主付费改造。项目内容主要包括:
地面防滑处理。在卫生间、厨房、卧室等区域,铺设防滑砖或者防滑地胶,提高安全性。
地面高差处理。铺设水泥坡道或加设橡胶等材质的可移动式坡道,保证路面平滑、无高差障碍,方便轮椅进出。
卧室改造。安装床边护栏抓杆,辅助老年人起身、上下床,防止翻身滚下床,保证老年人睡眠和活动安全。
如厕洗浴设备改造。在如厕区或者洗浴区安装扶手,辅助老年人起身、站立、转身和坐下,包括一字形扶手、U形扶手、L形扶手、135°扶手、T形扶手或者助力扶手等。
配置沐浴椅。辅助老年人洗澡用,避免老年人滑倒,提高安全性。
配置手杖。辅助老年人平稳站立和行走,包含三脚或四脚手杖、凳拐等。
防走失装置。用于监测失智老年人或其他精神障碍老年人定位,避免老年人走失,包括防走失手环、防走失胸卡等。
怎样申报改造?
符合条件的家庭向当所在村(社区)提出申请,并按要求填报申请表,报当地乡(镇、街道)民政部门汇总。
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按照申请、评估、改造、验收、监管等工作步骤实施。5月底前完成启动。6月—9月底前为实施阶段。10月底前完成验收。县(市、区)民政部门组织验收合格后拨付资金到项目单位。11月底前为总结评估阶段。
县级民政部门将年度改造实施方案反馈所辖乡(镇、街道)民政部门,由各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和村(社区)同步采取适当形式对本辖区的改造对象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
10月底前完成验收
按当地政府对项目管理的规定,采用政府采购模式实施,确定施工方。随后,由专业人员逐户入户调查,拟定初步改造内容,并估算所需费用。
根据测评改造内容和估算造价,县(市、区)民政部门与施工方签订改造协议。
乡(镇、街道)民政部门、村(社区)协助老年人家庭完成无障碍改造施工,县(市、区)民政部门派遣专业人员对改造工程进行过程指导,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和偏离改造方案,并拍照备查,并作为改造前照片留存。
10月底前,按相关规定要求进行验收,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应在验收单上签字。验收合格后,县(市、区)民政部门按程序统一支付。
各地民政部门将加强对居家适老化改造实施的监督检查,依法依规查处居家适老化改造过程中出现的违约、违规问题,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