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必先老有所居。随着老年人年龄增长,身体灵活性下降,加之家居环境适老化、无障碍化水平低,老年人在家易出现摔倒等意外事故。为防范化解此类风险,保障和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安全性、舒适性,今年江苏省将为3万户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这也是这项暖心工程连续第二年被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为高质高效办好这项民生实事,省民政厅细化部署,各级民政部门务实推进,努力通过适老化改造,让更多老年人居家养老更安心放心舒心。我们推出“民生实事看适老”专栏,带您一起去看看各地适老化改造中的新进展、好做法。
适老化改造温暖千万家
自2018年起,徐州市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先后对近万户困难老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补助金额由最初的每户1000元到1500元,再增长到每户3000元,根据实际情况每年补助都有不同的变化,改造服务对象,也由原来的困难老人家庭,逐步拓展为:家庭成员有失能失智或重度残疾老年人家庭;计划生育特殊困难的老年人家庭;分散供养的特困老年人家庭;年满60周岁以上烈士配偶、父母、子女家庭;离休老干部家庭;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家庭;各县(市)区认定有改造需求的其他老年人家庭,改造受益群体逐年扩大。2021年,全市将计划完成3000户老年人家庭改造。
老有所养,必先老有所居,适老化改造是改善老年人居住条件,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保证老年人安全的重要举措。全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最终结果如何,群众满意度如何,一组来自徐州经济开发区的“镜头”可反映全市适老化改造成果的实况:2020年8月27日上午9点20分,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龙湖街道沈店社区,志愿者孙明侠的手机收到区智慧养老大数据中心发来的一条指令:前往社区80岁独居老人张其荣家,进行生活照料。
“家里安装了紧急呼叫系统、红外探测器、监控摄像头以及各种报警器,老人的安全不用担心,这次主要是来给老人打扫卫生,提供精神关爱。”在张其荣老人家里,孙明侠一边帮老人晒被子,一边陪老人说话:“这几天天气好,帮您把被褥拿出来晒晒,过些天白露节气,要降温,就能用上了。”一旁的张其荣老人满脸微笑,不停地说,好,好。
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像张其荣这样的60周岁以上老人有48423人,不少老人存在行动不便、子女无暇照顾等问题,生活与安全上面临困难和隐患。
如何破解城市养老难题?这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民生考题。去年以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整合区域内养老服务资源,试点开展互联网+家庭养老床位、时间银行、养老助餐、购买服务等模式,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设备等高新技术手段,为老年人提供全天候便捷服务,缓解了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满足了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智慧+”养老服务“搬”回家
“床头的红色按钮用来报警,身体哪里不舒服摁一下,服务人员会第一时间上门来。别动桌上的摄像头,我随时可以看到你,还能和你视频通话。”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沈店社区88岁老人刘关荣的家里刚刚完成“家庭养老床位”改造,儿子刘圣军每天都回来教母亲使用这些设备。
床头一键呼叫设备、监控摄像头、红外人体感应探测器、门磁感应器、生命体征监测床垫、烟雾报警器……一应俱全的智慧养老设备,让刘关荣老人的床看起来不同寻常。
“比如红外人体感应探测器可以捕捉老人的活动轨迹,即便老人在睡眠中,生命体征仪也可以实时监测数据,后台有监控记录。如果超过安全数据范围,感应器会立即报警。”江苏唯老汇养老服务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孟中华介绍说,运用互联网+,通过自动化数据监测评估,可及时发现老年人可能发生的意外风险,同步推送风险信息给老人亲属和专业服务组织,做好应急处置。
为了测试效果,刘关荣老人按了一键呼叫设备,屋内立刻鸣笛报警,养老服务人员和刘圣军的手机同时收到语音求救电话。此外,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养老大数据中心的大屏幕上,刘关荣老人的报警信息也立即弹了出来。
“老人的居家安全和健康问题,一直像块大石头悬在我们的心上,家庭养老床位改造后,这块石头落地了。”刘圣军坦言,因为工作忙,无暇照顾老人,最怕老人在家意外跌倒或突发疾病没人知道。现在问题迎刃而解,通过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打开手机就能与老人视频通话,缓解老人孤独感,“真是太好了”。
“我们深度整合了区域内养老服务资源,建成数据库,实现全区所有60岁以上老人一人一码信息全覆盖。”徐州经开区社会事业局民政科科长李绍玲介绍,辖区内57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大数据系统串联起来,智慧设备成了老年人的“贴身护卫”。
“除了设施设备的改造安装外,家庭养老床位的最大特点在于后期由服务组织提供上门服务。”徐州经开区社会事业管理局副局长张辉说,政府针对失能失智、半失能老人分别给予每人每月320元、300元的服务补贴,让这些老人都能享受到包括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专业养老服务,安享晚年。
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制定相应的改造服务清单,每个县(市、区)在施工之前,对有改造需求的老人都要上门实地查看,制定改造方案,实行“一户一案”,做到事前有方案,事中有监督,事后有验收,确保适老化改造工程高质、高效、实用。近几年,通过对全市近万户老年人家庭的改造,极大地方便了老年人日常生活,让老人心中充满了幸福感、获得感,得到社会群众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