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科技助老”,老年“学生”跟着年轻人“耍”手机
作者:   来源: 桂林文明网  2021-06-21


  “科技助老”活动中,志愿者在教老年“学生”“玩”智能手机。通讯员车志龙摄“科技助老”活动中,志愿者在教老年“学生”“玩”智能手机。通讯员车志龙摄

  桂林市秀峰区秀峰街道解东社区联合广西师范大学“爱·回家”志愿者共同开展主题为“科技助老”的智能手机应用科普活动,但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们”竟如此踊跃,预计教20多人的课堂,却来了60多位老年“学生”。这一“接地气”的课程迅速在该社区走红。

  

  预计教20多人的课堂来了60多位“学生”

  65日上午,23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解东社区,为中老年居民开展“一对一”的智能手机应用教学。据了解,此类活动在该社区已是第三次开课。

  然而当志愿者到达上课地点时,发现可容纳60多人的解东社区居委会会议厅里座无虚席,几乎都是老年“学生”,原本准备“一对一”教学的志愿者们,只能临时调整教学计划。

  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纪羿君告诉记者,第一次开课时大约只有十多位老人到场,志愿者“一对一”地给他们教授了一些“疫苗预约”、“扫健康码”等经常用到的智能手机操作;到了第二次,社区刚刚发出通知,就有居民主动联系询问上课的时间和内容,等到了上课时间,人数已经超过了20人。

  经过两次上课后,“科技助老”课在社区里“红”了。“你看这一次只安排了23位志愿者,但一下来了60多人。”纪羿君说。

  据解东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过去社区也组织过不少社区活动,但像这样能让居民们积极性如此之高的活动并不多。

 

  走红背后是中老年人的现实需求

  “科技助老”活动走红其实并不意外,在老龄化日益凸显的社会背景下,中老年人对智能手机和网络的操作是迫切的现实需求。

  家住解东社区的杨先生已经连续3次参加“科技助老”课程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使用智能手机。杨先生说,他的孙女今年只有5岁,平时和父母住在外地,难得回桂林,杨先生就想带着她去吃点好的,于是他们来到市内一家披萨店。可就在点餐时,杨先生才发现该店使用了电子菜单,需要使用微信才能点单,这下可把杨先生急出了一身大汗,餐还是没点成。

  “跟不上时代不行!”杨先生说,经过几次学习,在“科技助老”志愿者的帮助下,杨先生也慢慢掌握了微信、扫二维码等操作,甚至他还学会了网上购物。

  另一位“学生”姓李,今年61岁,刚退休不久。虽然李先生也想过让儿子教他一些简单的智能手机操作,但儿子平时工作忙,耐心有限,李先生多问两次就不耐烦了,后来他也不想学了。

  李先生感觉到参加“科技助老”活动,大家都基本是“零基础”,志愿者们也更加耐心,每次都能用最简单的方式让老人们更容易掌握技能。

  志愿者小李说,大家学习需求最多的就是“扫健康码”、“疫苗预约”等问题,同时微信、朋友圈、网上购物等操作技能也很受欢迎。

 

  期待更多力量加入到“科技助老”中

  “科技助老”智能手机应用科普活动在社区走红,也给年轻的志愿者们一些思考和启示。广西师范大学学生小吴是志愿者之一,他说:“今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我都会更多考虑老年人的需求。而我也希望,全社会能有更多力量关注、支持‘科技助老’,在进行技术革新的同时,更加考虑老年人的需求,让变革人性化、合理化,只有全社会都关注这一问题,才能真正帮助老年人享受科技生活。”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