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金融 > 其他
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巴中开展“银发”金融服务提升工程
作者:   来源: 四川在线  2021-07-12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巴中中支在人行成都分行的指导下,深入推进“银发”金融服务提升工程,指导辖区银行机构将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融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做深做细老年人金融服务各项工作。

  据统计,今年以来巴中的“银发网点”为2800名老人提供专享服务,开展电诈专题宣讲177场次,提供上门服务或亲友代办业务35笔,金额135万元。

 

  改善适老设施设备奏响“关爱歌”

  人行巴中中支立足老年人金融服务工作中反映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老年人群体和银行机构的相关意见和建议16条,制定出台《巴中市老年人金融服务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指导银行机构建设各类无障碍设施,配置老花镜、轮椅、拐杖、医疗箱等便民服务设备25套,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顺利、快捷的金融服务。

  巴中的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各级分支行纷纷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内部统一的老年人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延伸金融触角,对确因特殊原因不能亲临网点的老年人,在满足合规要求的前提下,提供“特事特办”上门办理服务。

  “现在只要到‘银发服务’的网点,办理业务快得很。一进银行门口,戴着‘爱心’胸牌的工作人员就第一时间热情地迎接我,帮助我在自助机上取号,现在还给我们办了专门的‘银发号’,相当于超级VIP,走到银行就可以到‘爱心窗口’办理业务。”刚在农行巴州支行办理完养老金取现业务的陈爷爷满意地说。

  “银发服务”不仅开通老年人爱心窗口,在惠老服务专区内爱心专座、自助饮水机、不同倍数老花镜、便民箱、医疗箱等适老设施设备也一应俱全。当有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工作人员主动提供轮椅、拐杖并前往网点门口迎接搀扶,为老年人提供“一对一”全程帮办服务。

  不仅如此,一张老年人随身携带的专属小卡片更是提升了老年人的金融服务满意度,卡片一面是“快速办理业务卡”,老年人出示后便能得到精准高效便捷的服务,另一面是“爱心联络卡”,由老人紧急联系人填写后,交其随身携带,便于老年人在网点遇到突发特殊情况时,银行能及时与其家人取得联系。

 

  服务贴近老人需求架起“连心桥”

  “你们讲解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真的有用呀,前天我老伴接到一个诈骗电话,让我们更换退休金银行卡账号,我突然想起上周你们给我们讲的类似的骗术,这才及时劝阻了老伴,不然我们还真有可能上当了。”家住巴中江北台社区的毛奶奶对正在社区走家串户开展关爱老人防范诈骗宣传的建设银行工作人员说。

  由于老年人群体相对缺乏对诈骗电话、诈骗短信、钓鱼网站链接的鉴别能力,人行巴中中支要求各银行机构在“银发服务”网点开辟宣讲专区,向老年人发放反诈宣传折页,讲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支付密码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假币识别等金融知识,介绍犯罪分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诈骗等典型诈骗手段及相关识别方法,帮助老年人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个人及家庭财产的保护能力。

  “真没想到你们能到医院来为我母亲办理业务,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太感谢你们了。”张先生和家人对工行上门服务的工作人员由衷地说。

  不久前,工行通江支行接到客户张先生来电,称其母亲吴女士住院治疗,因行动不便无法前往柜台办理相关业务。工行了解老人需求后,立即开辟“绿色通道”,提供“特事特办”上门办理服务,经两名工作人员上门核实确认吴女士委托事项无误后,受理了张先生代其办理密码重置及取款业务的诉求。

  “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对老年人实施个性化的适老金融服务尤其重要,这既是金融行业向社会展现弘扬敬老爱老文化的有力体现,更是践行社会责任的良好风范。”人行巴中中支负责人罗洪波表示。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