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陕西:西安养老院普遍没住满“千床一面”制约入住率
作者:   来源: 华商报  2016-10-10

  10月9日是重阳节,大众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到老年人的身上,数据显示,去年西安市60岁以上人口为135.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比重的15.53%,全西安市养老床位共计4.2万个,粗略计算,相当于每32个老人拥有一张床位。但就是在这种床位看似紧缺的情况下,西安的养老院却普遍没有住满。是什么制约了西安养老产业的发展?业内人士认为,观念、费用以及同质化成为最大制约力。
 
  西安老人四年后超150万:离家养老或成选择
 
  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在不少人脑海中或许还是个模糊和遥不可及的概念。不过在现实的数据面前,养老早已不是未来时,而是现在就需要关注的话题了。
  华商报记者从西安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西安市统计局了解到,截至2015年,西安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5.2万,占总人口的15.53%。预计在“十三五”期间,西安老年人口将以高于3%的速度递增,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即便按最低的3%这一年增速计算,到2020年西安老年人口将会突破150万。
  “以前我们一直让父亲住在家里,请保姆来照顾。”西安市民金先生告诉记者,送父亲去养老院,他在情感上一直接受不了。直到一次意外,让金先生改变了这种做法。他说,那天父亲在家突发脑出血,又不懂得打电话,后来是保姆到家后才打了急救电话送医。这件事发生以后,金先生给父亲联系一处老年公寓,工作日送去,周末接回家。
  有业内人士认为,再过十年、二十年,类似金先生的家庭只多不少。随着家庭结构变化、社会节奏加快、老年人口的增多等,越来越多的老人可能会主动或被动来到养老机构,接受离家式养老。
 
  西安养老院普遍没住满:多数没有医疗条件
 
  据上海、广东、云南、湖南等多省市的媒体报道,当地养老机构存在“一床难求”的现象,甚至在床位满员后,需要排队等待几年才能入住。
  然而,据西安市老龄办统计,全市养老床位共计4.2万个,粗略计算,相当于每32个老人拥有一张床位。但就是在这种床位看似不能满足老年人数量需求的情况下,西安的养老院普遍没有住满,此前有统计认为,全市入住率达不到70%。
  记者近日对位于西安鱼化寨、东三爻、曲江和南二环的四家养老院进行走访,发现这些养老院在规模和收费标准上都有明显差异。有的床位在200张左右,有的只有五六十张,费用则按照护理方式来划分。能自理的老人大多每月一两千元(包含伙食费、护理费等),需要全护或特护的老人,每月费用都在3000元以上。民营养老院的收费相对较高,居住选择也更多一些,大多是双人间,也有单人间或三人间。
  10月8日,西安市南二环附近位于一处居民小区内的养老公寓,工作人员介绍,按半护、全护、特护等级来分,每名老人每月费用1800-4500元不等。华商报记者看到,这里的床位也没有住满。只照顾老人的吃喝拉撒,公寓并未配备医疗设施,如果老人生病,只能送往医院治疗。
  这些养老院都没有住满。林军是西安一家老年护理院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靠近城区的、条件较好的养老院入住率相对较好,越是地段偏僻的入住的老人更少,“像西安主城区外个别村镇上的养老院,平常空置几乎成了常态。”目前西安的养老院有上百家,数量并不少,但服务内容大多以日常陪护为主,同质化趋势明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入住率的提高。
  林军认为,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专业护理人员缺乏是部分养老院存在的问题。“有的入住老人有慢性疾病,很多养老院无法解决老人就医,条件差,老人不愿住。”他说,受限于人力成本,很多养老院的护工是进城务工人员,缺乏专业护理知识。“而条件好的养老院收费标准偏高住不起,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养老院的入住率。”
 
  养老需求正趋于多样化:仅增加床位远远不够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末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已增至1.44亿,占总人口的10.5%,但我国现行的“9073”养老模式和社会需求还难以匹配,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的协助下通过家庭照料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一部分家庭并不具备居家养老的条件,入住养老院本来是顺理成章,但不少养老机构为什么入住率不高?”西安工会医院院长李景梦指出,除了硬件和服务上的不足,“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还在,所以许多家庭不让老人住养老院。另外就是经济条件方面的限制,入住养老院每月动辄数千元的费用不菲。
  “最关键的是日趋多样的养老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李景梦说,不少老人青睐的居家养老如何与社会养老结合起来;针对患病、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专业护理缺乏,一些自理能力强的老人可能会青睐异地旅游等模式,“都说养老产业是个朝阳产业,但要想真正满足养老需求,光靠建养老院、增加床位、培养护工还不够,只有不断创新多种形式的养老模式,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老人养老多元化已经非常明显,而养老院千床一面的老模式自然难以吸引更多客户的入住,这也是一些养老院床位空置的原因。
 
  养老产业进“黄金时代”:但资本进入不宜盲目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研报认为,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市场容量已经接近5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市场空间将扩充到7.7万亿,到2030年有望突破20万亿元,未来10至15年将是养老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按照联合国标准,2000年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产业,目前被视为正进入“黄金时代”,未来养老资源配置主要靠市场。据了解,国内有多家房地产公司、保险公司也正在布局养老市场,新建、开办配置完善的高端养老院等。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边是养老院床位闲置,一边却有民间资本纷纷进入这个行业。西安一家中端养老服务机构,投资在5000万元左右。西安另有一家民营医院正在拓展老年康复医院和老年护理院,集医疗、护理、康复、生活照料于一体,对外称配备二级甲等医院的设备和硬件设施,投资或达上亿元。陕西还有一些房地产企业通过嫁接养老产业相关服务,推出突出“养老社区”概念的房地产产品。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还是供需不对称所致,民间资本在进入之前对市场好好调研,不要盲目兴建养老院,要建造适合市场需求的养老院。
 
  养老产业应有公益标签:也要营造社交空间
 
  “谈到养老问题,不可避免要谈医疗问题。”李景梦认为,要想提高养老的品质,除了照顾生活,就是医疗保健的问题。目前我国医疗和养老体因为长期分离,现在突然会发现老人的其它问题都很容易解决,但谈到医疗问题就不好解决。
  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社会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的水平上,这才是缓解中国养老之痛的正解。李景梦认为,让养老组织能够带上公益性质的标签,平衡好价格与服务之间的关系,但也需要与市场的真实需求相适应。可以说,只有当养老机构有了家庭般的温暖,有了专职医生和护士的眷顾,失能老人也有了“一对一”的服务,才能赢得老年人和子女们的青睐。
  “养老还要考虑到老年人的情感需求,要促进老年人和其他社会成员交往的机会。”陕西省社科院副研究员杨红娟认为,在养老模式的设计上,既需要营造多功能的空间、居家的氛围,也需要促进老年人和其他社会成员交往的机会。
 
  养老需求多元化:多种创新模式在西安出现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传统提供日常陪护的养老院,西安也出现了不少创新的养老模式。
  医养结合:近日西安市政府下发的《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西安市实际的医养结合体系,所有医疗机构要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
  “医养结合包含医疗、康复、老年护理、健康管理等服务内容,对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针对性较强。”李景梦介绍,西安工会医院在这方面已开始试运行。在西安市也有一些民办养老机构提出了“医养结合”的概念,并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异地养老:北京等部分省市此前都提出要加快异地养老的政策配套,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西安有部分养老院也推出类似服务或概念。
  今年69岁的周女士介绍,去年她与长安区一家老年养护中心签署了一份异地养老服务协议,今年已参加了几次该中心组织的异地养老活动,“感觉就像报了个老年旅游团。”周女士说,这家老年中心在扬州、福州、贵阳和三亚等地都有合作的养老机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组织老人去外地养老院居住,每月的费用大约在4000元左右,除了交通、食宿,其它费用需要自理。
  有业内人士介绍,各机构推出的异地养老实际体验有差异,有的是安排老人长期到外地养老院居住,服务内容也和传统养老院相近;还有的则是这种半旅游性质的异地养老。总体来看,异地养老的形式比较新颖,对于丰富老人生活有益,但也存在收费不透明、后期服务“贬值”和难以解决老人孤独感等争议。
 
  娱乐养老:娱乐养老是社区养老的一种形式。华商报记者近日在西安一些社区发现有一些综合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公司是连锁机构,在西安各社区有数十家分店,提供康复理疗、养生咨询、休闲娱乐、交友旅游等服务,还可以提供每日午餐,但不支持老人在机构住宿,一年费用为3980元。记者在走访时看到,在这些地方进出的老人也有不少。但是记者在网络上看到,这类机构又难免和“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骗钱”等投诉曝光相关联。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