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河北雄安新区构建现代化养老服务体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作者:   来源: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  2022-11-17

雄县、容城、安新县人民政府,新区有关部门,雄安集团:

  现将《河北雄安新区构建现代化养老服务体系三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

  2022年11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河北雄安新区构建现代化养老服务体系三年行动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河北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冀政字〔2022〕3号)要求,加快推进新区养老服务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新区现代化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多层次养老服务相配套,医、养、康、护功能齐全,公办、社会投资兴办、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并行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共同打造“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安”的示范之城,结合新区规划建设时序安排,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着力解决新区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根据新区“1+4+26”规划体系及建设时序安排,以科学合理规划养老服务设施为抓手,以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体,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基本养老、普惠养老、品质养老”的服务格局,建设完善服务设施,持续强化兜底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服务品质,为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典范城市作出应有贡献。

  

  二、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1+3+6”行动计划,即打造1个养老服务品牌“雄安颐(E)养”;积极构建以片区(县)养老指导中心为中枢,街道(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支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农村互助养老设施)为基础的片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形成定位精准、功能互补的机构、社区、居家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实现“15分钟养老服务圈”,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开展养老服务“6大行动”,让养老服务更加精准、更具品质、更有温度。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到2025年,覆盖城乡、惠及全民、均衡合理、优质高效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进一步完善,家庭养老照护能力有效增强,兜底养老服务不断优化,普惠养老服务资源持续扩大,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规范发展,养老服务市场更具活力,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持续深化,现代科技手段得到广泛应用,老年人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真正实现“老有颐养”目标。

  ——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按照组团级养老院、社区级养老照料中心、街坊级养老驿站三个层级建设三级养老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到2025年,兜底保障、普惠均等、高端康养等多类型养老床位得到有效供给,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60%以上;片区(县)养老指导中心全面建成,养老服务互助设施乡镇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率达到100%。

  ——保障功能更加有力。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财政投入,统筹规划各类养老服务资源,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衡发展,保障功能更加完善。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家庭、个人作用,建立面向所有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制度以及面向经济困难的失能和高龄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运行机制充满活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养老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汇聚养老服务多方参与合力,形成市场化、多元化、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机制。到2025年,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的养老机构床位数占比达到80%以上。新区养老照料中心、养老驿站社会化运营率达到80%以上。

  ——医康养深入融合发展。合理统筹养老和医疗资源,支持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以多种形式开展合作,促进养老、医疗、康复等服务全面衔接。到2025年,80%的养老机构按照标准设置相应的医疗机构或与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率达到80%以上。失智失能重点人群老人建立健康档案达到90%以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65%以上。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养老服务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政策制度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标准评估体系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与医疗、健康、旅游、教育、文化、体育等不断融合,新兴业态日趋丰富。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健康养老应用、长期护理保险等试点多点开花。积极谋划吸引北京高端养老服务人群,将养老服务与志愿服务相结合,打造有温度、有爱心的城市文化,不断擦亮新区养老服务品牌。

  

  三、重点工作

  (一)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行动

  1.科学规划组团级养老院。组团层级按照≥35平方米/床的标准高质量设置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床位,重点建设面向失能、高龄老年人的医康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承担区域养老服务行业指导、技术指引、应急支援、培训示范等综合功能。计划用3年时间,分类新建4所代表性养老机构。

  2.有序建设社区级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层级按照嵌入社区的小微型养老机构模式建设,单个设施建筑面积不低于1500平方米、设置30~50张床位,重点建设集养老护理、日间照料、居家养老、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养老照料中心,承担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覆盖“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按照“9073”养老模式,同一区域内,组团级及社区级养老设施床位总和满足该区域内老年人口床位刚需。结合新区建设时序和居民回迁需求,逐步探索开设容东片区G组团、雄东片区A单元、容西片区安置区域养老照料中心。在保持规划不动、设施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鼓励动态整合、调整区域内养老设施,提高养老设施集中利用率。

  3.配套建设街坊级养老驿站。街坊层级按照单个建筑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米的标准建设,以养老驿站为基点开展站点服务和上门服务,不设置全托托养床位,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助餐供餐、健康指导、心理慰藉等服务,覆盖5分钟生活圈。结合居民回迁需求,在容东片区、雄东片区已开设4处养老驿站的基础上,优先支持开放运营容西片区A、D单元及疏解区域养老驿站。在三县已经建成的住宅区内,按照每百户不小于20平方米的标准,由三县政府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逐步配置。

  (二)养老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

  4.建立养老服务基本清单。根据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力状况等因素,坚持量力而行、适度超前,制定并发布新区养老服务清单,明确服务对象、项目、内容、标准等,对健康、失能、经济困难、孤寡等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实行清单动态调整,持续优化。通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等经费补贴及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支持开展各项养老服务,推动实现新区全体老年人享有的基本养老服务。

  5.探索建立片区(县级)养老指导中心、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发展区域特色养老服务。依托组团级(县级)养老机构建立片区(县级)养老指导中心,统筹指导区域内养老服务发展。依托社区级养老照料中心、乡镇养老机构设置建立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做好区域内中央厨房、服务人才、供应商等资源的整合调配。鼓励临近养老驿站差异化发展,拓展适合老年人需求的服务项目,提高设施利用效率和受益面。打造以容东片区G组团(覆盖南文、南文营等社区)“老年食堂”为代表的区域性助餐服务试点,以雄东片区A单元(覆盖爱景、银帆、兴庆、金谷社区)为代表的助餐、助浴、助急、助医、助行、助洁“六助服务”区域性服务试点。

  6.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将农村养老服务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布局,打造县乡村衔接互通、功能互补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体系。突出县级中枢指导作用,强化乡镇综合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探索实施特困回迁老年人集中供养机制。以农村互助幸福院、邻里互助点等为依托,开展“离家不离村”、抱团式、互助式养老,通过邻里互帮、低龄助高龄等方式探索各类养老新模式,构建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网络。对组织有力、活动有序、成效明显的村给予一定的奖励。

  7.持续开展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提升活动。落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推进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创建省级示范性养老机构。鼓励养老服务机构根据自身定位合理延伸服务范围,利用自身设施和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探索设置家庭养老床位,为老年人的家庭成员或者家政服务人员提供技能培训等服务。

  (三)养老服务品牌塑造专项行动

  8.打造“3社+X”特色居家社区服务品牌。依靠社区、社工、社会企业三方力量,针对不同养老群体提供多样化、多层级养老服务。发挥社区工作者作用,重点对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孤寡、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老年人开展定期探访关爱工作,建立专项工作台账,兜住兜牢养老服务底线。发挥社工力量,开展上门个案服务、特殊老年人小组服务、活力老年人社区活动等,帮助老年人融入新建片区、高效利用社区养老设施、便捷享受各类养老服务。利用社会企业专业运营队伍,以养老设施为据点、以上门服务为抓手,提供助餐供餐、康复保健、娱乐教学、生活照料等专业化定制化服务。

  9.推动医康养深入融合。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开办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医医院或者设置医务室、护理站等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服务,符合条件的按照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鼓励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协作机制,开展多种形式合作,依托医疗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等服务,确保入住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护士到养老机构设立的医疗机构执业或者在养老机构内开办门诊部、医务室、护理站。支持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设置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病床和养老床位,因地制宜开展家庭病床服务。探索在雄县龙湾乡镇卫生院、容城北环医院、安新县龙化乡卫生院增设医养结合床位。打造以鄚州中心敬老院、雄县龙湾农村互助幸福院为代表的医养结合试点。推动以安新县王家寨、邵庄子村为亮点的淀区医务社工服务站。在新建片区加强医疗、养老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照料中心深入融合,形成具有新区特色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10.探索建立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积极争取、稳妥规范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做好相关保险、福利、救助等政策的衔接,重点解决失能人员基本护理保障需求。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随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加快发展企业(职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建立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和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扩大补贴覆盖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做好与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长期护理保险等政策的衔接。

  11.大力推动智能养老便民服务。优化“雄安新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通过智能养老信息化应用,使智能养老成为“互联网+”与老龄服务融合发展的集成平台。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发展老年电子商务,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满足老年人需求的精准服务项目。在容东片区、容西片区、雄东片区等分别选址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展示馆,打造区域性智慧养老服务数据监测基地,设置老年人智慧养老产品展台、适老化改造宣传区、居家智慧化实景展示区等。推广康复辅助器具租赁试点,鼓励发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销售和租赁服务。

  (四)养老事业改革攻坚专项行动

  12.加快县级民政事业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和公建民营改革。对雄县民政事业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建设100张床位以上、以养护为主的保障型养老指导中心。通过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委托经营、股份制等形式,推进安新县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业主体。到2025年,新区原则上只保留2~3家公办养老机构,其余全部实现社会化运营。

  13.鼓励区域内养老服务设施“打包运营”。在同一区域内,鼓励将组团级养老院、社区级养老照料中心、街坊级养老驿站以“组合打包”形式委托运营,通过“大机构带小设施”“1个中心+X种服务”方式,有利于形成品牌连锁化运营、体系化管理,提供连续性、稳定性、专业性的养老服务,同时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减轻新区人、财负担,提高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提升政府投入精准化水平。支持养老机构、养老照料中心利用配套设施提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具备条件的开展失能老年人全日托服务。

  14.提高基本养老服务资金保障水平。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基本养老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加大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对基本养老服务的倾斜力度。在省级财政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改革的基础上,持续落实、稳步提高养老机构、社区居家服务设施、农村互助幸福院等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适当提高老年人高龄津贴和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护理补贴的标准,适度扩大津贴补贴范围。适时提高老年人能力评估补贴水平。建立连锁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等奖励制度,多措并举激发养老服务工作活力。

  15.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更多的养老机构、为老服务组织、家政、餐饮、物业等相关企业和社会组织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到2025年,培育为老服务组织、企业等50家以上,新区社区居家养老设施社会化运营达到80%。提升金融财税支持能力。

  (五)尊老爱老助老环境营造行动

  16.推进小区和家庭适老化改造。按照硬件完备、服务便捷、邻里守望相助的评价标准,推进新建片区适老化建设和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重点做好老旧小区内坡道、电梯、健身器材、照明系统以及路牌标识系统的适老化改造。为有需要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家庭进行室内无障碍设施改造或配置基本生活辅助器具,着力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按照2200元/户标准,连续3年为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累计改造不少于350户。引导社会化专业机构为其他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提供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

  17.开展“时间银行”老年人志愿服务。探索建立时间银行、爱心积分、志愿服务综合保险等激励保障制度,引导老年人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和养老互助等活动,在平安维稳、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纠纷处理、垃圾分类、时政宣讲、文艺活动等方面发挥余热。搭建老有所为平台,持续开展“银龄行动”。建立健全为老志愿服务项目库,支持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参与。

  18.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拓展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渠道,依托现有平台建设老年人才信息库和老年人才智库,为有劳动意愿的老年人,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指导服务。支持老年人依法依规从事经营和生产活动,兴办社会公益事业。相关就业服务优先向回迁安置中的老年人群体倾斜。依法保障老年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合法收入、安全和健康权益。

  19.加强老年人精神关爱。发挥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养老服务设施等作用,积极开展老年精神关爱活动,持续做好空巢、独居、孤寡、失独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活动。通过公益创投,引入专业力量,重点支持老年文化团体和演出队伍建设,搭建老年文化活动交流展示平台。开展老年人防诈骗、防跌倒等公益项目。探索老年人心理援助,开展心理讲座和培训,提供专业心理咨询、辅导和康复服务。

  (六)养老产业培育专项行动

  20.发展特色康养产业。依托白洋淀等特色自然资源,利用新区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创新中心和产业高地的区位优势,着力培育高端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积极引入京津优质教育、医疗、体育、养老等资源,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打造京津冀康养服务高地。加强白洋淀综合治理,重点利用千年秀林、雄安郊野公园等工程,建设一批休闲街区、特色村镇、旅游度假区,支持“候鸟式”旅居养老模式。

  21.积极培育社会承接主体。发挥社区公益项目创投和招标平台作用,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专业社工机构、老年人互助组织及志愿者团队。提升国有经济对养老服务体系的支持能力,加强新区、县国有经济在基本养老服务领域有效供给,培育发展以普惠型养老服务为主责主业的国有企业。到2025年底,培育品牌性养老服务机构或社会组织3家以上,分别能连锁经营包含养老机构、养老照料中心、养老驿站或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在内的养老服务设施5家以上。

  22.加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养老服务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提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完善养老护理员薪酬待遇和社会保险政策。依托京津冀高等院校、中等职业技术学院、医疗机构、示范性养老机构,加快培养老年服务管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心理咨询等专业人才。加强与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合作,设立培训基地,对养老服务人员开展免费培训,岗前培训率达100%。每两年至少开展一次护理人员岗位技能比赛活动。开展服务人员星级评比活动,每年表彰优秀一线服务人员不少于20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各部门要明确年度目标,制定年度实施计划,抓好责任落实。新建片区、三县要高度重视养老工作,督促落实相关政策,及时解决养老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构建养老服务政策闭环体系,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形成推动养老事业发展的合力,全面推进新区现代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二)加大资金保障。根据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学做好养老服务需求调研,合理测算设施建设投入、运营经费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资金规模,分层次、有步骤提升养老服务保障力度,逐步加大对养老事业的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老龄事业投入的主渠道作用,逐步增加对老年服务设施、老年文化教育、老年活动、为老服务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投入。

  (三)强化监督检查。适时推动成立雄安新区养老服务指导机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大对养老服务工作的绩效考核力度。适时成立河北雄安新区养老服务协会,引导建立养老行业标准,培育行业专业化力量。凝聚相关部门合力加强对养老重点建设项目的督促检查,采取定期检查、专项督查的方式,确保重点工作责任到位、落实到位。

  (四)强化权益保障。加强养老资金监管和安全监管,坚决依法依规从严惩处欺老、虐老行为,建立信用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对养老机构和组织的服务质量和运营情况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健全老年人维权机制,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周到的法律服务。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