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克用:如何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作者:   来源: 经济学圈  2022-09-01

  养老保障体系的构成

  什么是养老保障体系的构成呢?我个人认为有两个保障,一是养老的经济保障,就是以多支柱养老金为基础的养老金融体系。二是养老的服务保障,就是基于老龄三阶段的养老服务体系。钱是基础,但钱不是万能的,到时候真老了之后光有钞票是没有用的,必须要有服务。所以有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我认为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养老金融国内有很多研究,国际上也有很多研究,特别是国际上对养老金金融研究非常早。2015年12月,我们组建了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当时我们提出,对中国来讲,要提养老金融,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个领域。养老金金融就是多支柱的养老金体系,包括公共养老金,就是基本养老保险;还有职业养老金,即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再有今年国务院办公厅的7号文提出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养老金制度的研究,其实不是为我们这代人,我们都拿养老金了,而是为了后面应对老龄化的挑战,是为年轻一代,是为80后、90后、00后做准备的。那么养老服务金融是什么呢?主要是养老金体系之外的养老财富的制度安排。对于已经退休的这些老人,实际上有一大笔财富在这批人手里,他们要把这批财富转化为满足自己养老需求的资金,如何顺利、安全、平稳地实现这个转换就是我们讲的养老服务金融。第三个就是养老产业金融,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国外很多国家的金融业比较发达,他们的产业发展比较顺利,不需要那么多政策支持。但是我们不一样,如果没有政策支持养老产业,其发展就非常之难,所以我们提出这样一个包含三个领域的养老金融体系。

  我再讲讲养老服务这套系统。养老服务保障系统我觉得要基于老龄的三个阶段来考虑。什么是三个阶段?三个阶段有什么不同状态,以及它们的需求是什么,希望金融界、产业界能够想一想。

  分析一下,我认为老人大概是这么三个阶段,进入60岁之后,如果不发生意外,一般都会经过这三个阶段。首先是健康阶段,到了60岁你不要说你自己没病,不要说这句话,医学仪器一定给你查出病来,有病不可怕,有效控制就可以,健康老人就是没有发生致命疾病的老人,一般是60到75岁;其次是康复阶段,包括手术后,失能失智、半失能半失智后的康复,往往发生在75-85岁之间;最后是临终阶段,往往发生在85岁及以上。当然,这三个年龄段存在地区差异,北京、上海和贫困地区确实有差异。还有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强,全世界都这样,老太太多,老头少。

  这种状态有不同的组合,最优状态是一直保持健康到90多岁,而且只有很短的临终阶段,千万不能拖太长,如果不能自理了,太长了生活质量非常低。次优状态是,虽然健康发生了一些问题,但是总能不断康复,回到健康状态,实现生活自理。也就是说,你虽然身体经常有问题,但是你总能够回到健康状态,起码是保持生活自理。最要避免的是困难状态,什么是困难状态?即很早就因病进入了康复阶段,但是长期无法康复,结果需要长期特别照护。我们有长护险很好,但是希望不要走到那一步,这种困难状态应当尽量避免。康养就是针对健康阶段和康复阶段的老人而言,具体是60岁-85岁之间,目标是延长健康期,缩短康复期。

  老龄化社会一定要关注健康期和康复期老人的需求,提供相应的供给,注重发展康养产业,这也将成为老龄化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要发展,不是说生产更多的衣服、鞋子、汽车。65岁以上的老人,70岁再开车的话,每年都要去体检了。要注重老年人的需求,会对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影响。健康期老人的需求,有年轻时没有实现的愿望,既有自我目标,比如旅游、娱乐等,需要各种各样的老年学校。也有社会目标,提供各种志愿服务。康复期老人的需求,医疗条件,医院、医保、医药。康复的服务,包括环境和设施方面,我认为目前社会对康复的重视严重不足,其实很多病人是可以康复的,只是大家意识不到,设施不足,就没有能够及时康复,结果演变成长期照护了,所以要积极康复。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的关键点

  关键点是什么?一个是加快步伐,完善养老金融体系。展望未来,大力发展康养产业。深化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讲讲怎么大力发展康养产业。我觉得居家养老很好,居家养老应该成为绝大多数中等和低收入的退休老人的选择。能够发展成为产业的,一个是依托社区的养老服务业,包括家庭内的服务,特别是居家养老的医疗服务,例如,失能老人如果需要打吊针怎么办?要坐救护车去医院吗?所以要衔接老人居家时的各种服务,形成产业链;还要有住宅的适老化改造等,也可以形成产业。

  在大城市,社区养老其实是必须和居家养老相配合的,完全靠城市社区提供离开家庭的养老服务是很难的。社区可以提供的是基本公共服务,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可以发展成为养老服务业。由于提供的服务内容是劳动密集型服务,它服务的对象是中低收入阶层,所以,往往需要得到政府财政的补贴或者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

  最后一个是机构养老,机构养老目前入住人并不多,许多地方盖了很多养老机构,但空置率也挺高,当然公立的福利院要排队。未来会不会有变化?我个人认为未来30年一定会变化,为什么?因为老龄人口将迅速增加,生育了独生子女的这一代人进入老年了。过去我们的父母还有多个子女来分别照顾,也还能找到保姆,居家照顾老人。再过二三十年还有住家保姆吗?年轻人会做住家保姆吗?太难了。城镇化持续加快,核心家庭成为主流。所以我个人预测,未来居家、社区的养老比重将下降,机构养老的需求将上升,9073模式会遇到挑战(注:9073模式指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采取以家庭为基础的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日间照料;3%的老年人享受机构养老服务。)两位老人,一旦两个人有一个人健康发生问题,无论是失能失智、半失能半失智,就应该去机构养老;如果病情不严重,也可以去康复机构,过一段时间身体康复了再回到家里。如果硬要留在家里,最终会把两个人都累垮了。

  我们国家确实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比很多发达国家都严峻。我们的养老保障体系,包括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不是只有养老金,还有服务保障。我们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期,应该加快步伐,积极准备30年。面对未来的人口老龄化高原期,我们应该坚定信心,平稳应对30年。前30年做好准备,我们就能平稳渡过后30年,我们希望人口结构在本世纪末能稳定下来。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