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养老服务业专家沙龙成功举办 注重顶层设计成共识
作者: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16-05-27

  以“养老服务业发展思路及路径”为主题的第三期中国养老服务业专家沙龙日前拉开帷幕。行业政策制定者、专家学者、从业者、媒体代表济济一堂,共议养老服务业的推动发展。
  北京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副处长李树丛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对机构养老在整个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他认为,机构养老不仅是指养老机构养老,应该是以养老机构为核心、专职为老服务组织机构为主体、专业涉老组织机构为主力、其他专注养老服务的组织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多结构、多方参与的综合性概念,“健全机构养老服务体系对推进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都会有更好的抓手,更好的支撑,对整个社会的投入会有更好的引导,也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认为,中国的养老服务业有三大问题需要充分研究,一要加强对养老服务业的认识;二要厘清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和老年人的责任边界,尤其要加强和发挥家庭功能;三要正确区分清楚居家、社区和机构的关系。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世平指出:一是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要上升到国策的高度;二是居家和社区养老为重点,以家庭为基础,社区要为家庭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支撑;三是长期照护保险要尽快实施;四是让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业中,建立更公平、有序、科学、合理的政策环境,来推动养老机构的发展。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建议:养老服务业要做两手抓的准备,一手抓整个养老系统的总体部署,做好顶层设计,同时要抓基层养老系统的耦合和融合,实现基层养老服务业跨界、跨系统发展。
  普亲老龄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唐文湘提出:一要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业政策法规,二要加快养老服务业基本概念界定和标准建设,三要明确政府在养老服务业的定位和作用。政府应提升失能失智高龄老人的保障,加强服务设施的建设、服务队伍的建设以及加大对失能失智高龄老人的补贴。
  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书记甄炳亮就明确政府部门在发展养老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制定政策,提供养老服务业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二、进一步明确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对象和实现的方式;三、进一步简政放权,修改完善养老机构行政许可办法。
  此外,与会嘉宾们还围绕推进长期照护保险、养老服务人群和服务内容的界定、拓宽养老服务业投融资渠道、养老机构的监管以及加强护理人员保障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经过一天时间的热烈探讨,与会嘉宾们达成了首个行业共识:
  一是统一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认识和理念。要特别注重顶层制度设计,积极构建多部门协同机制。
  二是进一步明确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和个人在养老服务中的角色定位及责任边界。进一步重视家庭在养老服务中的应尽责任及义务,重视老人在社会的独立自主与参与;进一步把政府“保基本、兜底线”职能明确到失能失智老人,对失能失智且支付能力不足的特殊人群采取以包括按人头补差额为主的多种方式和途径提供基本养老服务保障。
  三是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服务需求,建议尽快梳理与评估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于阻碍行业发展、相互之间冲突矛盾的条文进行及时修订、完善或废除,为公办公营、公办民营、民办非企业、民办企业等各类养老机构提供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
  四是加快建立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尽快出台长期照护保险,构建以衡量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为目标的养老服务需求评估标准,按失能失智老年人群实际需求制定布局合理的长期照护设施,并着力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针对失能失智老人入住养老机构,应依据评估结果及相应标准适度享有医保报销。
  五是根据国家简政放权要求和养老服务机构的实际情况,改革有关部门对养老机构许可的前置审批为后置备案,适当降低行业进入门槛,完善行业监管和退出机制。
  六是建立健全并推行行业基本标准规范,尤其是行业基本概念定义,各项基础评估标准和信息化基本规范等。
  七是鼓励养老机构建设向社区化、小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以品牌化、连锁化经营方式实现规模效应。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