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真正解决老人实际问题?
作者:   来源: 西安日报  2016-07-19

  中午11点,70多岁的王西安老人像往常一样,来到六棉社区老年餐桌吃饭。“我在这儿吃了五年饭了。一周五天,每天12块钱,吃中午和晚上两顿。要是没有老年餐桌,真不敢想这几年可咋吃饭。”
 
  破除政策痛点 抓住需求点才能让老人真正满意
 
  在纺织城街办六棉社区,像王西安一样,每天前来就餐的老年人有近百名。“再算上自己来取饭回家吃的,和我们送饭上门的,差不多每天有180多位老年人用餐。”因为价格便宜、离家近,六棉社区老年餐桌一度火爆到只能通过年龄来限制就餐人数。“70岁以上身体残疾,患病或者生活不便的老年人可以来社区就餐。”社区书记刘文说,“80岁以上就没有条件限制,都可以来。”
  和有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生意冷清不同,六棉社区的老年餐桌经营得有声有色。“这和我们社区的特点有关。六棉社区住的几乎都是纺织厂的老职工。年轻时老职工们就在工厂食堂吃饭,习惯了这种集体就餐的形式。再加上老人住得集中,院子里每10个人就至少有一个70岁以上的老人,解决吃饭问题是老人最大的需求。”刘文说。
  而在文艺路街道环南路社区,每天来就餐的老年人只有十几位。“我们这里的老人最大的需求是健康养生。”瑞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婷说,“每天来老年餐桌吃饭的人大概十几位,但来做保健运动的就多了,有时一天近百位。”究其原因,也和社区老人的年龄构成、健康状况、饮食习惯有关。
  “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就是供给侧思维。”西安市老龄办工作人员表示,社区居家养老是个新事物,各个地市都在不断探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政策制定上,不能搞一刀切,只有因地制宜、以需求为导向,才能真正解决老人的实际问题。”
 
  破除资金痛点 激发市场化才能实现长久发展
 
  离六棉社区老年餐桌不到500米,杨爱丽经营的百姓家政公司老年餐桌也颇受欢迎。“在这里就餐的有50多位老人,我们提供送餐的还有20多位。”与六棉社区老年餐桌相比,杨爱丽的老年餐桌年龄限制没有那么严格,“60岁以上无论身体状况怎样,都可以来,一天两顿饭,总共13块钱。”
  “别看就差这500米,但这段路是个上坡,对老人来说,每天上下坡都是一种不便。再加上在纺织城地区老人就餐的需求量特别大,只靠社区办的居家养老服务站肯定满足不了。”杨爱丽算了一笔账,“老年餐桌每年房租水电差不多两万多,做饭送饭聘用3个服务人员,一年工资12万,菜金一年十七八万左右,老人一天饭钱13元,一周6天每天都吃,70个老人一年收费26万,没办法盈利。”
  杨爱丽只能用更灵活的经营方式去弥补老年餐桌的亏空。“我们还有给中小学生提供营养餐的小饭桌和各类家政服务。这既是社会力量的优势,也是我们的痛处。”杨爱丽说,“养老产业要市场化,企业必须有赢利点,否则很多企业不敢也不能踏入养老领域。”
  公办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也面临着同样的资金瓶颈。“我们有7个公益性岗位,这就解决了大部分人员工资问题,但仍然有亏损。”六棉社区老年餐桌负责人谭晓红说,“我们是公办,收费必须低廉,也没有其他盈利渠道,如果能再多解决一点公益性岗位,就能实现持平。”
  “养老需求很庞大,供给能否匹配是关键。”西安市社科院研究员赵银侠常年关注养老课题,她认为,“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养老问题,充分利用社会和市场的力量,政府除了提供基本的一些服务之外,充分建立制度,在令人心动的有效供给上深耕细作,给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通过这种方式,让企业探索出盈利模式,才能实现长久发展。”
 
  破除思想痛点 引导消费观才能构建健康产业
 
  让杨爱丽头疼的还有价格问题。“也想过能不能适当提高价格,但没有胆量去挑战老人的消费观念。只要是免费的,老人都积极参与;一旦收费,哪怕是远远低于市场价,老人还是接受不了。”张婷深有体会,“我们这里有很多专业保健设备,免费试用的时候老人排长队,试用结束哪怕一次只收一元钱,最多也只剩下不到一成老人消费。”
  这些服务对老人有用吗?“我觉得挺好的,做几次腿是不疼了。但要花钱谁来啊!”居住在环南路社区的张阿姨的想法代表了很多老年人。“我就靠一个月3000块退休工资活,糖尿病一个月吃药打针就得1000多块,光生活倒是够了,但谁能保证哪天住院了,一下子钱就没了。”
  收入渠道单一,医疗、养老、生活等支出多,再加上节俭的生活习惯,都影响着老年人的消费观念。“买贱不买好、重医不重养、给子女留财产等观念在老人当中很普遍。”张婷说,“这是一种误区。攒钱留着看病,为什么不把看病的钱花在日常保健上,降低发病几率呢?”
  “老年人消费观需要引导。”赵银侠说,“前提是,服务是专业的、优质的,才能保证需求和供给是对接的、平等的。要引导老年人利用社会服务的意识,就要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否则将很难形成规模化服务。”
  供给侧改革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尤其在养老领域。不久前,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养老产业多重“痛点”有待供给侧改革突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越来越多的人会习惯“消费养老”。与此同时,供给端的养老产业改革也势在必行。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