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色经济看社会保障的新特点——基于中国银色经济发展指数(2016)的思考
作者:   来源: 中国劳动保障报  2017-04-10

  人口老龄化并非社会老化, 健康长寿意味着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继农业、 工业和信息时代, 社会发展将进入以健康管理为主流的银色经济时代。 银色经济即指基于健康长寿的消费需求和约束条件,组织生产、 分配、 流通和消费的活动及其供求关系的总称。
  人的一生, 黑发50年与白发50年的幸福建立在努力工作与财务自由的基础上, 养儿防老、 代际赡养和社会互济的伦理底线永远不变, 但是内容与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就是年轻时改善人力资本和提高生产力, 以科技推动经济; 年老时改善资产结构和提高购买力, 以消费拉动经济。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需要按照老龄社会发展时间表,倒计时地解决问题; 要在尊重个人生命周期的前提下进行制度安排、提供公共服务。
  银色经济指数坚持人均GDP的福利相关性原则, 内含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障、 老龄人口红利等分类指数, 意在基于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和健康长寿的消费需求, 研究如何做好促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力争实现老龄人口红利。
  发展指数不同于研究报告、 财务报告和总结报告, 必须做到目标明确、 路径清晰。 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借鉴国际社会共识, 结合中国国情, 研究和确定老龄社会和养老保障的发展目标,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分布, 使用权威数据和科学的测量方法, 评价我国社会现实与发展目标的距离, 进而分析原因、给出建议。2017年发布的2016版指数使用2015年的数据,属于升级版。 银色经济指数 (总指数) 和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障、 养老服务、 老龄人口红利 (分类指数) 均为首次发布, 养老金和医疗保障两个指数是第四版。
  
  我国发展银色经济还需解决多方面问题
  
  我们研究银色经济发展指数的宗旨, 是将和谐的代际利益关系纳入政治经济范畴, 引导老龄社会健康发展。 不仅要客观解释我国目前的未富而老、 未备而老的现状, 更要说明问题所在和解决问题的时间表、 路径和主要措施。 因此, 我们将人口老龄化作为背景指标, 赋权值为0.28, 旨在参考国际标准、 基于中国国情, 从出生率、 赡养比、预期寿命、 发展阶段等方面, 界定和评价我国老龄社会的进展、 特点、 问题等, 理性、 客观地分析人口老龄化、 未富而老、 未备而老等问题。
  养老保障作为制度指标, 赋权值为0.34, 用养老金、 医疗保障、养老服务和养老资产四个指标来评价 “制度建设侧”情况。
  老龄人口红利作为发展指标,赋权值为0.38, 包括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 从国家政策与战略、 老龄产业、 适老城市建设, 以及老龄人口的就业、 投资、 消费和社会参与等方面, 评价我国老龄人口的贡献。
  我们的数据来源以世界银行数据库、OECD数据库、 欧盟框架研究报告、 中国统计年鉴、 有关部委发布的年度报告为主, 也关注权威机构和正规学术机构发布的相关报告。 基于国际社会共识, 引用我国法律法规和国家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 建立评价值, 运用统计分析、 目标测评、 区间赋值等方法计算评价分值。 指数为1, 参评值为0.0001-1,0.75~1区间为优,0.74~ 0.55区间为中,<0.54为差。
  我国银色经济2016版指数评价结果为0.3853, 处于差等区间 。 人口老龄化的评价值为0.1275,等于45.54分,说明未富先老和快速老龄化的状况; 养老保障的评价值为0.1758, 等于51.71分,说明未备而老的状况, 特别是对养老金制度和养老服务而言; 老龄人口红利的评价值为0.082, 等于21.58分,说明我国尚未形成老龄人口红利, 老年人的消费和经济贡献潜力有待挖掘。
  
  2016年, 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发展大健康经济的战略加速形成, 上述情况将有所改变。 贯彻党中央 “及时、 科学、 综合”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精神, 需要按照我国老龄社会发展时间表, 在进入深度老龄社会之前 (2025年), 尊重银色经济的发展规律, 基于改革创新, 倒计时地解决如下问题: 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稳步提高人均GDP水平, 改善国民的人力资本状况, 提高科技创新和竞争力;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和服务体系, 打造就业开源和改善福祉并重的局面, 改善国民的资产结构,提高消费能力。
  
  从分类指数看我国社会保障情况
  
  分类指数一: 人口老龄化发展指数,2016版的评价值为0.1275,处于差等区间。 说明我国老年人口赡养负担持续加重, 代际利益冲突明显。自从2000年进入老龄社会以来, 我国人口结构的 “老化” 特点日益明显, 亟待提高总和生育率、培育人口红利。 2016年的研究表明, 养老金替代率对消费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 证实在 “财富替代效应” 与 “引致退休效应” 二者相互作用下, 养老金的 “引致退休效应” 占据上风, 并将随着国民预期寿命的增长进一步抑制消费。 主要建议如下: 一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进一步扩大养老金覆盖范围,增加职业年金等个人养老金收入;二是以发展老龄产业、 转变老龄人口消费方式为契机, 逐步提高老龄人口的消费率, 使居民消费水平与老龄社会现实相适应; 三是解决工资增长与养老金增长倒挂问题, 稳步推进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改革, 增加就业, 改变老年居民 “被供养” 的格局, 降低老年赡养负担。
  分类指数二: 养老保障发展指数,2016年版的评价值0.1758, 等于51.71分, 说明我国未备而老的状况。2015年的主要情况如下: 一方面, 我国老龄人口拥有自住房比例较高 (包括农村居民的宅基地和自住房), 养老资产的评价值较高;另一方面, 养老金制度和养老服务体系的评价值较低, 亟待通过公共政策改善, 提高老龄人口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 加速推进养老金制度改革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分类指数三: 养老金发展指数,2016年版的评价值0.0443, 处于中等区间。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有所提高, 但基金的可持续性需要加强。
  第一, 制度公平性有较大幅度提高。 2016年版评价值为0.1969,比2015年版提高了0.012。 2015年, 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参保率都有所提高, 且完成了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
  第二, 效率性指标。2016年版评价值为0.1968,比2015年版降低了0.0042。2015年,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略有下降。
  第三, 持续性指标。2016年版的评价值为0.1629,处于差等区间。2015年, 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赡养比为2.87: 1, 比2014年(2.97:1) 下降了0.1; 基金收入增长率为15.93%, 支出增长率为18.65%; 财政补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855亿元, 比上年增加545亿元,占当年基金收入的16.07%。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 面对降低费率、 确保养老金支付的双重压力, 对养老金制度进行结构性调整至关重要; 亟待建立和夯实中央统筹基础养老金, 做大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 激励就业与改善福祉并重。
  分类指数四: 医疗保障发展指数, 2016年版的评价值为0.0505,处于及格区间。
  第一, 出资合理性、 制度公平性和持续性有所提高。 出资合理性评价值为0.1791, 高于上一年的0.1736。 政府卫生支出占比从2014年的30%增加到2015年的30.45%,社会卫生支出占比从2014年的38.05%上升到2015年的40.29%,个人现金直接支付比例从2014年的31.99%下降到2015年的29.27%, 已经接近30:45:25的设定目标。 制度公平性评价值为0.0731, 高于上一年的0.0694。
  第二, 医疗服务治理有效性有所下降。 2016年版的评价值为0.1862, 低于2015年版的0.2513。2015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增长率12.46%, 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增长率为23.91%,人均卫生费用增长率提高到15.5%,人均2981元。我国亟待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建立居民健康管理服务圈和分级诊疗秩序。
  分类指数五: 老龄人口红利发展指数, 2016年版的评价值为0.082, 等于21.58分。 提高老龄人口的消费能力, 是理顺银色经济供求关系的核心问题。 我国老龄人口红利尚处于前期遗留和自然发展的初级阶段, 如职工的自住房和农民的宅基地、 自住房, 这是我国老龄人口的重要资产, 要加倍关注与保护。 此外, 重视教育、 维护健康、激励就业、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培育家庭理财能力等, 也是培育老龄人口红利的重要渠道。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