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居家养老之我见
作者:   来源: 搜狐  2017-06-23

  从事养老工作十余年,如鱼饮水,甘苦自知,冷暖自晓。非常希望把自己对养老、养老行业、以及养老现状的一些感悟和理解,和大家一起分享。不当之处,望同行、同道及各位看官,不吝指教。
  养老,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养老,成为一种全人类达成的共识;一种全社会必须共同的担当;一种国民值得推崇的德行;一种代表民族精神的文化。孔老夫子篡定的《礼记》里说:凡养老,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在儒家学说强调“克己复礼”的上古时代,养老是一种嘉奖,是一种待遇,是一种人生成功的象征。恩格斯在《家庭、国家和私有制的起源》一文中说: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变革。古往今来,普天之下,养老基本是三种模式:
  第一种:凡是对社会、国家或者氏族作出贡献,成为财富来源、精神楷模、道德榜样,当他年老之后,动用公共财产和资源,给于优恤、表彰甚至赡养。这种模式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早期,生产力低下,物质贫乏时期。但并没有因为物质昌盛而消失,其实一直沿用至今,因为这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
  第二种:作为家庭成员,年长丧失劳动力后,由家庭其他成员照料和赡养。这就是家庭养老,形成并固化于农耕文明。在以家属和家庭为生产单元的社会结构板块中,家庭基本承担了全部社会责任,从劳役到赋税,从抚养到赡养……。养老,成为家庭最基础的责任。特别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时期,退休金制度的形成和社会养老保险金模式的成熟,渐渐成为家庭养老的主要的经济来源。一方面是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一方面也开始动摇了家庭养老的基石。
  第三种:社会养老。人类完成了进化,开始了他的文明发展史,就有了社会养老。这是人类区别动物的重要标志,这是开始形成社会这个概念的重要标识。在人群中,总有这样的人,他年老力衰,没有氏族的庇护,没有家属的照料,没有养老保险,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对他们的赡养,就是社会的责任。当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社会水平的提高,社会养老的形式和水准会有所改变和提高。我国的农耕文明是高度发达的,尽管史学家对断代有争议,但根据我国养老史,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一直是伴生的。
  农耕文化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文明的主流文化,特别是以儒学为主体的孝文化,已经深深植根在我们这片广袤的黄土地上。从广义的角度,从特定的历史阶段,家庭养老,也就是居家养老依然成为主体,这是符合国情的,也是符合中华文化和民族情感的。按照恩格斯在《家庭、国家和私有制的起源》一文的观点:作为农耕文明的象征--家庭养老,对蛮荒时期来说,是一大进步;当进入工业文明时期后,家庭养老似乎也应该面对提升和转型。这应该是辩证唯物史观的科学判断。由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这是世界大潮流。有的国家比我们早,甚至早上几百年,所以才会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分;才会形成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区别。文明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体系,它们互相制约又互相支撑。物质文明姑且不论,精神文明我以为有三大要素:一是对社会管理体系的认同;二是对主体价值观的固守;三是对主流文化的发扬和发展。养老模式的形成,当然需要物质文明的支撑;同时,也必须与精神文明的提升同步。如今,怎样养老,特别是一个老龄化的社会,这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政府关心:因为这是一个关乎民生施政有效的问题;社会关心,因为这是一个社会群体如何体现和实现价值的问题;民众关心,因为这是一个关乎伦理维系亲情的问题。如何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养老体系,我认为要深刻理解三个关键词。
  养老三大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积极。积极养老,这个词很时髦,许多做养老项目的都喜欢贴上这个标签,许诺他们的管理和服务,都会产生积极养老的效果。其实,积极养老,是指老年人的心态。只要心态积极了,养老的状态就会积极,就会充满阳光,充满活力。无论你依然健康、健步如飞;还是沉疴缠身,坐在轮椅上,寸步难行;无论你是儿孙满堂,享尽天伦之乐;还是孤苦伶仃,举目无亲……,只要你的心态是积极的,青春就会始终陪伴着你,梦想之星,永远会在你的前方。迎接老年,首先要拥有一颗乐观、进取、热烈、包容的心,那就是积极的心。人生之路,就是一条追寻之路;只要坚持追寻,你的老年,即使行走在荒漠,也终有一天,你的身前身后都会开遍鲜花。生活需要一份宽容和理解,当你的胸襟里,荡漾着万里春风、翻滚着千层爱浪,你的老年,即使生活在陋巷深院,也一定会每一天,你的身左身右拥簇着张张笑脸。只要有积极的态度,就会拥有积极的老年,才会实现积极的人生。查了一下辞海,在”积极“一词的条目下,是这样释义的:肯定的、正面的、进取的、热心的。
  养老的第二个关键词:品质。先查辞海,“品质”条目是这样释义的:1,人的行为、作风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的本质;2,物品的质量。老年,是人生最后的一个阶段,随着经济发展、物质昌明,都希望这是一个人生最长的一个阶段。养老的品质,是对老年人一生的肯定。养老的品质,体现他一生的努力、一生的追求、一生的成功、一生的段位、一生可以达到的高度。品质不是别人给的,而是每一个人,用自己的一生铸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倡要实现品质化养老。于是瑞典皇家科学院做了一份调查问卷,课题的名词就是:什么样的人,容易实现品质化养老?问卷发了几千,也就是调查了几千名对象。通过整理统计,得出五个维度,也就是具备下述五个条件的老年人比较容易实现品质化养老:
  1,女的比男的容易。为什么?因为女的比男的寿命长,看看全世界平均寿命统计就明白。2,这个女老太不抽烟。为什么?说明她能克制自己,对自己的生活有要求。3,这个老太太受过完整教育。为什么?通过教育,思维受过训练,逻辑会比较科学、判断会比较正确。这样,她的处世环境会比较亲和,心胸也会比较宽广,不会自寻烦恼。4,老伴还在。琴瑟和鸣,老来有伴,是人生一大幸事。当然有利于提高生活品质。5,这位老太太还住在一所大房子里。为什么?大房子空间大,便于她组织生活流,便于实现她的生活追求。结论就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不抽烟、老伴还在、住在一所大房子里的一位老太太,比较容易实现品质化养老。具备一定品质的养老生活,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良知。对老年人而言:实现品质化的养老生活,应该视作自己在人生舞台上最后,也是最精彩、最成功的亮相。
  现代养老的第三个关键词:价值。当然,我们是在人文领域里讨论价值,而不是指物化的经济领域里的价值。我们探讨的是指人的价值,人生的价值。什么是人生的价值:价值在于利他。通俗的说法,就是对其他人有用。那什么是老年人的价值?简单的理解:老了,还有用。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在于他对社会。国家、民族、家人及一切其他人所作的贡献大小成正比。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该看他获取了什么。德国大诗人歌德也说过:你若在意你自己的人生价值,你就得为世界创造价值。法国哲学家、社会契约论的创导者卢梭指出:人生的价值,是由他自己决定的。在一个蒸蒸日上、朝气蓬勃,心揣梦想,撸起袖子,大踏步前进的新时代,其中的每一个同行者,肯定也包括老年人,都希望自己带着满满的正能量,融入这时代的潮流。其实,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主流,都有它的机遇,都有它的使命。主要是取决于你对人生的价值取向,只要敢于进取、敢于奉献、敢于融入、敢于参与,就象法国大文豪雨果所号召的:必须永远朝着黎明、青春、和生命那方面看!在时代面前,包括老年,我们都不做旁观者。在社会面前,没有退休者。以积极的态度进入老年,实现品质化的养老生活,让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充满价值……。呵,那真是一种境界,一种完美。
  创造符合时代精神的养老生活,体现积极、品质和有价值的老年生活;本人以为,必须具备三个基础条件:
  一,让老年人有一个宜老化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空间。
  广义的生活环境,也就是联合国所倡导,我国也广泛开展的“友好性”城市的评选。创造一个对老年群体“优待的”、“优先的”、“优厚的”社会大环境。狭义的生活环境,是指老年人生活的区域,应该是适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的环境和设施。例如尽可能的行动无障碍、其他如低台阶、轮椅通道,色系辨识等。居住空间,首先要满足老年人对空间尺度的需求,满足他对生活内容的安排,同时,还要便于老人同外界信息的互换。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和无障碍是必须的,总之,老年人的居住空间,应该同社会科技水平、智能水平、物质水平看齐。
  二,能获得良好的、专业的照拂、照顾和照料。
  老年阶段,是一个事故和意外多发阶段;有的老人已经进入失智失能状态。护理和照顾,从某种意义上理解,是人生的一种“刚需”。建立先进的全社会的老年人护理体系,不仅体现老年人养老的保障和品质,也体现社会的良知。
  三,能找到“志同道合”、“情趣相投”的邻居、老友和玩伴。
  换言之,具备“回归社会”的通道。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在实现“价值”的平台上,老年人需要战友、需要伙伴、需要同行者。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结伴而行”,特别是“工业文明”时期,社会大协作成为社会主流,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人”,难道,临老,要成为“踽踽而行”的孤独者。上述三点,应该是我们这一代老年群体共同的追求,是我们“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上文所阐述的三大基础条件,应该是实现“积极、品质和价值”养老的“底线”。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一跃成为世界一流的经济强国。任何经济发达地区,都存在它的发展过程的短板,我国也一样,目前的状况;一是参差不齐;二是阶层固化。
  养老也一样,“我的养老我作主”。从根本上来讲,养老,以及养老的方式、养老的经济支撑、养老的消费水平…...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是由每个人自己一生的贡献和积累为前提,是由每个人自己的价值取向所决定。
  我们今天,很难用一种刚性的模式来规定所有老年人的养老模式。这不仅仅是物质条件的不容许;还存在传统社会和家庭结构几千年来延续的影响和养老理念的文化认同。多元化、多样化的养老模式,可能也是社会转型期的特征。养老生活方式的选择和改变,原则上是老年群体对养老生活的模式和内容产生了新的追求。 有需求才会有市场,有追求才会有创新。人类各自经历了几千年的家庭养老,会有新的养老转型产品和孕出新的萌芽吗?
  居家养老,其实,就是家庭养老。作为养老的基本国策,90%的老年人还必须坚持居家养老,也就是家庭养老。一个刚刚从农业文明正在向工业文明转型的社会来看,居家养老是一个必须的过渡。这既符合传统观念的惯性,也符合亲情感情的延续,更符合当今经济社会所能提供的物质基础。强调和强化家庭的养老功能和赡养责能,作为应对性措施和过渡性政策,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从长远的养老发展前景来看,坚持属于农业文明的家庭养老模式,我们必然会陷入两难的境地。工业文明下的居家养老一方面我们需要提高养老生活品质,但是,承载养老生活的基础在发生变化,这是生产力的发展,给家庭结构发生冲击的必然;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简单的坚持并固化传统的养老模式,一味的不思“与时俱进”,那么,对养老新事物和新模式的出现将会造成障碍。
  如今,既然家庭养老已经成为社会主体,我们就应该分析以及理解我国目前家庭结构的现状,以便更好的让家庭承担起养老的社会责任,更有效的推进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更全面的实现我国老年群体实现他们积极、品质和有价值的养老生活。然而,我们经济社会的超越,用了三十年;我们进入老龄化社会,用了二十年;我们家庭主体形成小型化,只用了十年。
  世界经济学领域有个共识: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的看点是什么?有两个,一个是美国的互联网技术;第二个就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两大引擎。推动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两次工业革命之后,向工业文明转型,已经成为社会发展潮流。材料粉末技术催生了三d打印,三d打印联合信息技术,催生了工业4.0,我国也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大数据,信息化,智能革命,自动化进程,世界正沿着工业文明之路快速发展。物质文明的进步,必然会影响精神文明;两者互相支撑,又互相制约。城市为核心的社会;一个资源、财富、精英高度集中的社会;一个依靠大协作来运转的社会,它的载体、它的结构,必然有它鲜明的时代特征。
  家庭日益小型化,这是全球化的普遍现象,同样,在我国也已经成为社会结构变革的趋势。尽管,已经开放了“二胎”政策,但独生子女家庭不可逆转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依然成为家庭结构的主流。独生子女家庭,不仅促使我国家庭小型化的形成,同时,也使我国的老龄化,具有“中国特色”:一是快速老龄化,二是家庭空巢化。目前我们的家庭结构,能承担起社会老龄化后的养老主体责任吗?家庭结构小型化,能构建起体现“积极、品质、价值”的养老平台吗?二代型家庭,能成为形成“符合时代精神、体现社会进步、匹配物质水平”的养老体系而成为主要载体吗?当然,家庭小型化,是一种社会进步,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和趋势的。小型化家庭,其实是家庭核心缩小和下沉。使代际纽带加强,代际依赖加重,代际的信息交流、物质支撑、情感依赖以及生活环境都会有最大程度的优化;同时,小型化的家庭对社会大环境的依靠、对社会大资源的依存是根本性的。家庭小型化的进步性,在于这种家庭结构是社会大协作的产物,是工业文明催生的社会和家庭沿革的必然。
  家庭之所以可能或可以缩小,在于它可能或可以把许多,原本属于它的职能和责任,移交或释放给了社会。比如,学龄前教育,越来越向它的前端延伸,就是把一部分家庭教育释放给了社会教育。“孩子的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那是噱头。社会上所有的第三产业,也就是现代服务业,都在支撑家庭职能和功能社会化。
  其实,我国家庭小型化进程,由于它特殊的客观背景,它的进程跑在了工业化转型的前面。我国小型化家庭,它的生存条件还不成熟,它植根的土壤还不丰腴。它还期待着更多的社会支持和扶持,更多的社会理解和关怀。既然,我们要把养老,这么沉重的担当,希望家庭能挑起来,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是必不可少的。社会进步到今天,养老,是社会的责任。目前,在世界范围里,普遍存在家庭小型化现象,特别是工业化程度比较高的西方国家,尤其是二战以后,追求高福利政策的国家,比如澳大利亚,子女成年后,国家每周都会发放“津贴”,这些“津贴”,足够他们离开父母,离开家庭,独立生活的开支,如果留在父母身边,反到要向父母支付房租。当然,政策都会有正负效应。发展到今天,实现“福利政策”国家,开始尝到高福利带来的社会压力,当“福利”变成了“分配”,对社会生产力不再是“推进”,而是“索取”时,社会就“叫苦连天”了;而且,福利讲的是“公平”;分配坚持的是“合理”。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社会,“公平”的“普惠”型的收入成为主流,那结果必然会产生一大帮“懒人”。澳大利亚的社会财富分配原则,也决定了他们的养老模式:基于子女不在身边,当夫妇俩退休之后,他们会移居到“退休村”去住,“退休村”里居住的都是健康老人,他们只是搬了个家,结了个伴,更适合他们晚年生活而已。当他们“失智失能”以后,就会搬去“机构”,也就是护理院去住了。
  这种社会养老模式,还是比较符合他们国家的现实状况,同时也比较体会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所有世界公认:澳大利亚是“养老天堂”。澳大利亚的老人,尽管搬去了“退休村”居住,但并没有改变他们“居家养老”的本质。所以,养老居家不居家,是一个问题;养老的家,安放在哪里,又是另一个问题。
  我国的家庭结构变迁,同我国的老龄化一样,可能整个社会都没有做好心理准备。面对我国的老龄化,很都专家学者都说:我国的老龄化是“未富先老”。用财富这把尺子去衡量我们该不该“老龄化”,似乎“有失偏颇”,因为这把尺子上的刻度太过模糊,财富需要一个对比参数才有意义。老龄化对西方发达国家同样是一个必须解决、必须面对的问题。“未富先老”听起来,好像是一声叹息,一声抱怨。现在我们必须面对已经小型化的中国家庭,因为它“责任重大”。
  先为各位说个“段子”:话说,上海有个小伙子要结婚,未来的“丈母娘”就发声了:阿拉女儿也是独生女,从小是捧在手心里长大的。结婚,没有其他要求,买套“婚房”,让他们小夫妻单过。所以,上海的楼事一直很火,房价全国领跑。都是“丈母娘”闹的。也有人说,上海的楼市,就是“丈母娘经济”。当然,首先这是社会一大进步,传统家庭的“婆媳矛盾”基本缓和。因为距离产生“和谐”,惹不起,还能躲得起。
  但是,这种小型的“核心”家庭,刚刚从传统家庭分离出来,还有很大的依赖性。很大一部分这类家庭,是依附着双方父母家庭或一方父母家庭生活的。所以“独立性”较差。这同西方社会的家庭小型化不同,他们是奔着“独立”去的。特别是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组建的家庭,除了“独立性”较差,其结构“稳定性”也较差。我国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比较早的接受工业文明,也会较多的接受现代一些“非主流”思潮的影响。比如婚姻关系的稳定性正在受到“冲击”。离婚率的提高和同居现象,已似乎成为社会常态,再加上独身、丁克、同性恋等,从隐形观念逐步成为显性观念……。目前,我国的家庭“小型化”,不仅仅是独立性、稳定性较差,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这种“风险性”,是社会的隐患。因为这些家庭一旦缺损失衡,它们原先承担的责任,都会转移给社会。
  人生最美好的旅途是回家。----中国谚语
  家,是人世间唯一的乐园。-----德国格言
  居家养老,是目前我国关于养老的基本国策。家国情怀,难以割舍;谁都对自己的家庭有深深地眷顾,何况已进入老境。这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道德、伦理风尚。当然,90%老人的养老,都压在由独生子女组建的小型家庭身上,有如累卵,独木难支。政策,其实也有它的阶段性、应时性和功利性。我们目前的养老体系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按上海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它们的目标是9073;也就是,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的老人社会养老,3%的老人机构养老。北京提出的目标是9064。按我国目前的财政能力,把占总人口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老年群体,全部纳入,还要保证其“积极、品质和有价值”养老生活的机构养老,那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乌托邦”。因为目前,机构养老还是政府主导的。
  怎样来理解社区养老呢?
  按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和体系,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无论国际大都市,还是所谓的三、四线城市,老年群体一定生活在某个行政管辖区内。社区就是家的载体。所以,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是密不可分的。关键是,社区是否具备了支持和支撑实现居养养老的功能。
居家养老,必须有一个对老年群体“友好型”的环境,有一个能支撑养老生活的平台,有一个实现老年人对“积极,品质和价值”追求的载体。
  这个环境、这个平台、这个载体,就是家庭赖以生存的社区或者住区。
  我国的养老体系里,也强调了“社区养老”模式。我以为适合养老的社区,应该在完善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基础上,特别增设支持和支撑居家养老的服务“网络和网点”,把适宜老年人生活的设备实施列为社区建设的必要配套。
  只有建立和建成一大批这样的社区和“友好型”环境,才能同居家养老一起,完成我们97%以上老年群体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老有所享”。
  然而,具备这样条件和水准的“宜老化社区”,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标准和细则,更谈不上推广和建设的计划。看来,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那个该先行?是一个需要思考、需要调研、需要论证、需要尽快决策的问题。面对老龄化,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将面对大量的旧区改造,但一定是举步维艰。上海想试行老工房加装电梯,这对居住在五楼六楼、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是一大福音,但是一试三年,至今都没有成功的案例。我们将面对根本性的社区管理职能的转型和改变。管理性服务和服务性管理,这是立场完全不同的逻辑和布局。养老,考验着我们的居家和社区。
  老年,是人生的阶段。就算退休是老年的开始,随着人口平均年龄的提升。老年阶段也越来越长。在这个越来越长的老年阶段,对家庭、对社会、对其他人的需求和依靠也是不一样的。网上流传一则笑话:人到六十,官大官小一个样,大家都退休了;人到七十,钱多钱少一个样,都赚不动了;人到八十,房大房小一个样,都基本围着床转了;人到九十,男的女的一个样,没什么性别区别了;人到一百,死的活的一个样;这玩笑有点开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年到高龄,社会交往必然少了许多,新朋友基本没有,老朋友基本“凋零”,同他(她)交流,谈的基本上是“故友”。
  笑谈归笑谈,但是,很能说明一个问题:老年,每个阶段的需求不一样。居家养老,首先家庭要面对居家老人的不同需求,并且不断适应他、满足他、甚至还无法去改变他。因为老年的需求,是生命的客观演变,他是刚性的。
  关于我们“从那里来,到那里去?”这样一个命题,最近一个“反腐热剧”有句俏皮的台词:每个人都知道,我们都是从娘胎里出来,到坟墓里去。特别是到了老年,体老力衰、老眼昏花、听力不济、记忆衰退、行动迟缓、百病丛生……,尽管都不是什么好词,但事实就是这样,上述情况,都会慢慢地伴随着年龄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你“走来。这是生命的无奈。根据我们对上千个样本的调研,数据告诉我们:在人生的七十岁左右,如果他(她)生活状态是“空巢”或者“独居”,无论是他(她)的自我认知,还是第三方评估,他(她)养老的“安全系数”是最低的。养老居住环境的安全性,是第一位的。退休赋闲之后,大部分居住在城市里的老年人,他们是怎么安排生活的呢?
  老人大多有早起的习惯,一般还会安排晨练。所以,城市里的公园和绿地,清晨以及整个上午,全是老年人的天下。打拳、下棋、跳舞、闲聊……。九点以后,才会渐渐散去。
  下午呢?一般会有午睡,之后,超市便成了老年人的集散地,不仅那里风刮不到、雨下不着,还四季常温。在那里遛弯、品尝、小购、试穿……其乐融融、不亦乐乎。没有接学童任务的,可以盘桓到上灯时分。以至于上海徐家汇地区的“宜家家居”,发生了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件:宜家家居,是一家大型现代家居用品商场。每个商场都有一个很宽敞的、供顾客用餐歇脚的地方。不知从何时开始,成了老年人聚会的地方。老年人成群结队,呼朋唤友,在那里大摆“龙门阵“,甚至客串“红娘”,介绍对象;还自带杯具、可以免费喝咖啡饮料。弄得店方叫苦连天,不得不下“逐客令”,惊动了“媒体”,又一时成了“街头巷尾”“饭前茶后”的大众话题。不少同行,或即将成为同行的朋友来问我,养老项目那些“配套”最重要,我以为:一是公园、二是超市。养老,不仅要老伴、还要话伴,更要玩伴。居家养老,最难的,就是要解决老年“孤独”问题。
  居家养老面临的不仅是居住的安全和老人的陪伴,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照护和护理。
  赡养责任:在今天的中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钱,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人力资源才是居家养老必须首先解决的困难。老年人健康和自理时,甚至还是“核心小家庭人力资源的重要补充”,不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是,当他们渐渐老去,渐渐失智失能、而且,不至一位,而是两位、三位、四位……,恐怕对任何家庭都是一种压力。当然可以把对家庭老年人的照料,视作家庭劳务的“一部分”,请保姆、请钟点工呀。我国“劳动力红利期”的窗口早已关闭,特别是“进城务工群体”的子女同样接受过社会提供的“完整教育”后,当社会各阶层的交流,公平地被“鼓励”后,保姆或钟点工这一群体,必然会大大的“萎缩”,可以预言:要不了多久,就象有部电视剧演的那样,不再是一个家庭可以试用“28个保姆”;而28个家庭去争枪一个保姆。
  确实,在农业文明社会里,家庭的一部分劳作,特别是比较繁重的劳作,是由非家族血统的外来人员承担,但这恰恰是工业文明的萌芽,这是社会大协作的起因。今天,尽管我们站在工业文明的转型期,一定要坚持和发展社会协作,才能得到时代的呼应和支持。居家养老,那个养老的家,一定不会是孤立的家、独立面对的家、一个无助的家、空巢的家。保姆或钟点工,“专业门槛”可能没那么高,工作的“技术含量”也没有那么难。但是,对老年人,对失智失能者的护理,却是需要有点专业,有点技术的。专业的护理,居家养老面前的“拦路虎”。护理需要专业,这是一定的。
  该护理院原是一家区级医院,在上海某区规模也算是大的。现如今,一旦生病问药,都往三级甲等医院跑。一级医院(社区医院),还比较接地气,二级医院就比较“清闲”了,除非是“特色专科”。医疗资源的利用不匀,所以成了“医改”的重点。这家医院同其他区级医院一样,开设了护理院。而且在护理圈子里,有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口碑,就是治疗和预防“老年褥疮”。因为治疗褥疮本来就是这家医院的“特色”。那位老人是第二次脑梗,治疗后进入康复期,转入了这家护理院。老人神智基本不清、语言基本丧失,没有自理能力。在护理过程中,其他都能配合,就是“喂饭”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入住一周,老人身上一块铜板大小的褥疮痊愈了。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医疗特长。
  经检查,老人身体的其他脏体和器官都很健康,可以再带病生存几年。家属们也很欣慰。医院的护工基本上都由护工公司提供,不属于医院编制系列。给这位老人护理的是一位看似很有经验的老护工,夫妻俩差不多“承包”了整个楼面的护工“活儿”。一晃三个月过去了,老人除了吞咽困难,胃纳较少,其他渐趋稳定。生命在代谢低水平下维持。一天,护工主动找家属,建议给老人插胃管,她说:不是因为喂食麻烦,主要是老人需要营养,如果营养上去了,老太太康复效果会更明显……。请教了医生,医生说:也许……!家属被打动了。插胃管一周后,这位“百岁老人”走了。因为痰拥窒息。为什么会一下子“痰拥”,可能是?!可能,谁都没有责任,谁都没有错。但是,谁都明白:专业很重要。养老,会遇到无数个,或者仅仅只有一个,很重要的“节点”。居家养老也一样。
  人类为了繁衍生命,为了使爱变得永恒,创造了人类最伟大的成果及一切社会资源最坚实的基础——家庭。 ——(法)·巴尔扎克
  亲和源一直践行“家”文化,就象我们的会员作词谱曲《亲和之歌》中唱道:……家是我们幸福的港湾。在亲和源项目刚刚启动时,在国内我们找不到可以仿效的同类产品;在国外也无法找到符合我们认定的养老理念和传统文化的现代养老项目。但是,我们坚定地坚持一点:我们要给我们的老人、我们的会员一个新家,一个最适合养老的家。我们只能从最基础的概念出发,作为一个家,最核心的设施是什么?是厨房。没有厨房,这个家就没有活力,就没有勃勃生气。所以,我们亲和源是全国第一家把煤气接进老年专属公寓,接进他们的厨房。孙辈们来探望爷爷奶奶,难道要“剥夺”奶奶给孙儿“炒个鸡蛋”的“权力”吗?
  尽管是一个“小家”,但也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家”。
  家,有私密性。私密的代表就是“房门的钥匙”。谁掌管钥匙,谁就是真正的主人。亲和源的每一位会员都掌管着自己家的钥匙,由会员选举产生的“会员理事会”掌管着亲和源的大钥匙。我们的服务岗位叫“秘书”。其实,秘书就是老年会员身边的子女。我们希望我们的会员“打开小家的门,就是大家”。全国老龄科研中心有位领导说得好:最好的养老机构就要象个家!我们的愿望是:让老人在家养老,但这个家要适合养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有活力,身体才会健康。家庭能安宁,社会才会和谐。
  家庭所承担的责任,需要社会作为母体。家庭的养老功能,起码在当下,是必须依靠、甚至是依赖社会资源。目前,我国的家庭小型化趋势,其实是不稳定的,存在着“变数”和“危机”。家庭结构一旦瓦解,家庭所承担的责任和功能,必将回归社会。就是在“农耕文明时代”,家庭作为社会的核心载体,救灾、济贫、抚孤、养老……等,一旦家庭功能缺失,社会资源是“时刻准备着的”;并把其视为“天经地义”的社会责任。如何认定今天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关系,这两者之间,是补充、还是依存;是互动、还是引领……。这是有关如何构建我国养老体系的大事,非常希望同大家讨论这个话题。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