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杰华等:中国老龄社会新形态的特征、影响及其应对策略——基于“七普”数据的解读
作者:   来源: 人口与经济  2021-11-22


  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呈现出人口又多又老的新发展态势,且“老”这一结构引发的深层次问题更加值得关注。少子化态势加深,劳动力人口规模与比例持续下降,老年人口规模快速增长,老年人口比例急剧扩大,老龄化新格局下经济社会正进行深刻的变革和调整,中国正在经历老龄社会形态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本文作者系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刘芹。文章来源于《人口与经济》2021年第5期。

 

  一、引言

  2021511日,举世瞩目的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发布。我国总人口数为14亿1178万人,较“六普”增加7206万人,增长率为5.38%。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在两次普查的十年间发生了重大转向,人口发展面临着从以往数量压力到结构性挑战的历史性转变。“十三五”时期的全面二孩生育政策调整仅带来少儿人口比例的小幅回升,却并没有改变人口结构变老的长期发展趋势,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呈现出人口又多又老的新发展态势,且“老”这一结构引发的深层次问题更加值得关注。少子化态势加深,劳动力人口规模与比例持续下降,老年人口规模快速增长,老年人口比例急剧扩大,老龄化新格局下经济社会正进行深刻的变革和调整,中国正在经历老龄社会形态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二、老龄社会新形态下的人口老龄化新特征

  自2000年中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进程一直呈现加速的鲜明特征。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则进一步凸显了当前老龄社会新形态下人口老龄化的新特征。

  一是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增速远超出预期。1953年至今,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比持续增长,年增长率呈加速发展态势。二是老龄化地区差异更加明显,区域应对压力增加。从社会经济分区和行政地理分区都可以看出,东北地区是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同时各区域老龄化的差异更加明显,且无法用任何一种因素完全加以解释。三是老龄化省际差异呈多样化,分省应对回旋空间明显增大。我国31个省份的老龄化程度差异显著,不同省份分布于人口老龄化的不同阶段,即尚未老龄化、轻度老龄化以及中度老龄化三种不同阶段。四是动态认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未来发展趋势。老龄化的发展并非一项匀速、同向的简单运动,其特征是动态发展和变化的,当前的老龄化速度尚未达到最快,未来老龄化人口将继续加速增长,远快于以往的预测水平。

 

  三、老龄社会新形态下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多重影响

  总体上看,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影响并非都是消极或负面的,而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综合看待。

  1.机遇相随——老年人口年龄结构低龄化带来回旋空间

  人口老龄化并不是一个单一概念,其对社会的影响需根据老龄化水平的不同而差别看待。我国虽然部分省份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但全国平均水平尚处于轻度老龄化,还有一定的缓和空间和回旋余地。我国老年人口结构低龄化给社会经济带来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催生银发经济,促进第二次人口红利发生;二是利用银发劳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三是促进银发新生态,重新阐释老年内涵。

  2.老龄化所面临的微观、中观和宏观挑战

  除了看到老龄社会新形态下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机遇,更应该看到所要面临的挑战,下面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来进行阐述。

  微观层面,主要是从个体和家庭的角度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进展和以往过低生育水平的遗留效应,未来家庭的养老负担逐渐加重,失独、空巢、高龄、失能、失智等社会问题进一步导致家庭的养老功能缺位,一部分老年人面临无处养老和无人养老的困境。

  中观层面,主要是从社区、机构或企业等角度来看。社区方面,社区养老是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中间桥梁,如何打造社区养老共同体,成为社区发展进一步面临的问题。机构方面,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质量尚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养老需求。企业方面,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各企业都无法脱离银色经济的洪流,是否随着银色洪流调整产品、服务和技术,是所有企业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宏观层面,主要是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来看。国家方面主要包括超前规划顶层制度设计、合理配置养老资源和解决区域老龄化差异性问题。社会方面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和社会治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四、老龄社会新形态下老龄化应对的主要方向及其方略

  老龄社会新形态下老龄化应对的主要方向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充分利用老年人口结构低龄化带来的机遇;另一方面,积极保障各年龄阶段老年人的合法权利和生活质量。为实现以上两方面目标,下一步老龄化应对的具体方略应主要聚焦于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理念适老化。理念适老化主要针对不同层级而言,即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多元主体应将老龄化视为常态,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分融入老龄化理念。

  第二,政策一体化。老龄公共政策要保证有效性,需要做到两个一体化。横向一体化是指老龄公共政策需要将视角横向扩展到全方位、全人群、全生命周期;而纵向一体化是指老龄公共政策需要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的多层级细化政策,既需要国家级老龄化战略的提纲挈领,也需要细化到各地的因地制宜。

  第三,区域平衡化。我国面临着老龄化水平的区域差异问题,包括省际差异和城乡差异。在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方面,要因地制宜,并考虑其公平性、平衡性和有效性,各地方也需要以顶层制度设计为纲,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灵活应对,务必做到区域应对的一地一策。

  第四,治理多元化。人口老龄化引起社会结构、社会保障、医疗资源和福利供给等多方面的变化,应对人口老龄化并不仅仅是国家或任何组织的责任,而需要多方积极参与,建立老龄化视角下社会、政府、家庭和个体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体系。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