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二五”上海老龄事业发展回眸
作者:   来源: 上海市民政局  2016-05-27

  一、前言
 
  ​2011年至2015年,上海老龄工作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深化改革创新,强化顶层设计,优化为老服务,全面完成“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指标。
  这五年,本市养老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全社会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风尚进一步弘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等各方面事业得到了有力推进。
 
  二、让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本市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逐年增加,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每年递增的养老金、逐步缩小的城乡社保差距、逐步扩大的医保受益面……“十二五”期间,本市老年群体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为居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退休工资逐年增加,日子有点“小惬意”
  2011年5月,有着44年工龄的姚利群刚从企业退休时,每月领取的退休工资为2676元,而在2015年12月,姚利群的退休工资上升到了4598元。“退休工资每年都在加,我对每年的增幅还是很满意的。”姚利群告诉记者,现在他和老伴每月的退休工资加起来近8000元,不仅足够日常的生活开销,有时还可以有点小享受。“我爱喝咖啡,前几年都习惯买速溶咖啡,自己回家调一调;现在也会像年轻人一样,去星巴克喝点‘小资咖啡’,日子过得到也蛮惬意的。”姚利群笑言,退休工资涨了,外出买单也有了底气,三四十元一杯的咖啡对他而言“完全没压力”。
  姚利群口中的“惬意”是本市企业各类养老金领取人员晚年生活的一个缩影。“十二五”期间,本市进一步完善了养老保险制度。2011年上海建立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使城镇居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并综合考虑本市经济发展及物价上涨等情况,每年都对企业退休人员实施养老金调整。2015年,全市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为3315元,较“十一五”末增加80%。
  2014年,上海又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15年1月,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首次增加养老金,每人每月平均增加120元,调整后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660元。
  现在,本市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为核心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医护计划试点扩大,高龄老人有点“小幸福”
  “十二五”期间,本市已经形成了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7月,高龄老人医疗护理计划试点工作的展开,更将医疗保障的受益面进一步扩大,部分高龄老人开始享受到了更细致、更周到的医疗护理服务。
  家住闵行区庙泾路的百岁老人吴老伯就是该计划的受益者。吴老伯装有心脏起搏器、插着导尿管,基本卧床不起。他的老伴去世后,70岁的女儿也前往美国定居。但对老父亲的生活,女儿却很放心。原来,吴老伯家除了有位保姆全天候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外,来自闵行区恒研护理站的护理员每周也会定时上门,为老人量血压、更换尿袋并提供身体清洁等护理服务。因为纳入医保定点管理,护理费用可以纳入医保结算,每小时50元服务费,医保会支付40元,个人仅需承担10元。“还好有这些护理员在,可以让我父亲在家里得到各种医疗护理服务,而不必往返奔波于医院。多亏了他们,父亲才能如此高寿,这是真正的‘老有所依’。”提起护理员的服务,吴老伯的女儿赞不绝口。
  据统计,自启动伊始,高龄老人医疗护理计划已累计服务9万余人次,老人及家属对此的满意度很高。2015年,在前期扩大试点范围的基础上,着手启动全市扩大试点工作,希望能让更多的高龄失能失智老人与幸福相伴。
 
  三、老有所医,让健康与晚年相伴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搭建医养结合支持平台,老年医护梯度体系正在形成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台建设、大力促进医养结合工作、加快老年医护服务体系建设……这五年来,越来越多的社区老人有了自己的“健康顾问”,越来越多的养老机构和社区托养机构得到了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越来越多的医院设置了老年医学科,上海老人正在享受全方位的医护健康服务。
 
  构筑第一道健康防线
  “邱医生,这个零食可以吃一点吗?”当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邱宏亮在徐老伯家中为其测量血压时,徐老伯的老伴刘阿姨拿着一包旺旺仙贝这样问道。邱宏亮是徐老伯的家庭签约医生,徐老伯患有胆囊炎,每次邱宏亮上门巡诊,刘阿姨都会拿出各种各样的食物让邱医生过目。刘阿姨笑着说:“现在我们老两口有什么健康上的疑问都会问邱医生,他就像我们的‘健康保镖’。”
  而普陀区甘泉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曹徵懋则来到了普陀区宏利敬老院。在病房巡诊时,细心的曹徵懋发现一名高血压老人的脚肿得厉害,他当即翻看老人的服药记录,发现老人服用的一款降压片含有易导致水肿的成分,如不及时更换就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曹徵懋立即为老人更换处方,还不忘叮嘱养老机构的医护人员注意药物禁忌。宏利敬老院的负责人说,自从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后,全科医生的定期巡诊让很多医护人员吃下了“定心丸”,老人有个头疼脑热的也不必麻烦家属往返奔波。
 
  拓展社区卫生平台功能
  2011年,长宁区、浦东新区等10个区县开展了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试点,拉开了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建设的序幕。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走进社区,将老年人作为签约服务的重点和优选对象,为其提供各类医疗卫生服务。为65周以上的老年人免费体检、为签约居民建立并更新健康档案、应居民所求提供健康咨询或护理服务……全科医生逐渐摆脱了原本居民心目中“可有可无”的尴尬地位,成为了很多老年人的第一道“健康守门人”。据统计,试点第一年,共有51.91万名居民签约了家庭医生;截至2015年底,全市已有签约居民936万人,占常住居民的42%,签约居民基本覆盖本市60岁以上户籍人口。
  在上海新一轮的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定位于医养结合支持平台,其基本服务项目的六大类141项中,包括社区护理服务、居家护理服务、舒缓疗护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等69个服务项目均运用在居家、社区和养老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中。截至2015年底,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其他医疗机构与辖区内养老机构的签约率达100%,与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等社区托养机构签约率达28%,到2017年签约率也将达到100%。
 
  重点推进老年医护体系
  对老年群体而言,要真正实现“老有所医”,高质量的医疗与人性化的护理同样缺一不可。“十二五”期间,本市不断调整完善卫生资源的功能布局和结构,大力发展老年医疗护理服务,逐步形成有梯度的老年医学和护理体系,为更好地实现社区、机构老人的医养结合提供综合技术支持。
  在市级层面,鼓励三级医院发展老年医学科,筹建具备医、教、研、防、管等综合功能的市老年医学中心和若干老年医学重点学科临床基地,带动区域及更大范围内老年医学科研、教学和服务水平提升。在区级层面,建立和完善区老年医院、综合性医院老年专科设置,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系统性、多样化和多学科协调的健康服务。在社区层面,除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留部分治疗床位外,其余的都在逐步调整为护理床位,到2020年全市老年护理床位数将达到8万张。
 
  四、标准“多合一” 结果“更透明”
 
  本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全面推开,基本养老公共服务与老年人梯度化需求有效对接
  2015年,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在上海全面推开。这项在需求侧建立健全养老服务准入管理机制的创新举措,统筹整合了卫生、民政、医保、财政等领域的保障资源,让老年人及家属从原本繁杂的养老服务申请环节中脱身,只需一次,就能申请包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等在内的所有基本养老服务。
  作为本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举措,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真正使基本养老公共服务与老年人梯度化的需求得到了有效对接和公平匹配。
 
  走“绿色通道”申请养老服务
  每周一到周五,家住徐汇区康健街道上师大小区的余阿婆都会得到社区护理站专业护理员的上门医疗护理。一年前,95岁的余阿婆不慎摔成了股骨颈骨折,只能长期卧床,这可愁坏了家里人。老人希望在家里安心养病,但怎么护理卧床的骨折老人,家属一无所知,更不知道该去哪里申请相关服务。正在这时,余阿婆的媳妇陈女士得知徐汇区启动了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赶忙去居委会提交了申请。“提出申请三天后,两名评估员上门给我婆婆做了评估,一个多星期后就来了通知,我婆婆成功申请到了高龄老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陈女士仍能清楚回忆起老人从申请到享受服务的整个流程,不停感叹效率之高,“就像走了绿色通道一样”。
  现在,每天一小时的上门护理让陈女士放心了不少,“每次一进门,护理员会先给老人量下血压,然后帮她做四肢按摩,放松肌肉,舒展关节。护理员服务态度特别好,一边护理还一边和老人聊聊天,老人特别开心。”陈女士告诉记者,老人的精神状态不仅没有因为长期卧床而变差,气色反而更好了。一年服务期满后,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小组又对余阿婆的身体状况进行了复评,评估结果显示老人仍可继续享受高龄老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
 
  程序更简便,结果更权威
  2014年12月底,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试点工作在徐汇全区以及闵行、杨浦、普陀和浦东新区的部分街镇展开。此前,全市对老人身体状况的评估有三套不同的标准,分别来自民政、卫生和医保部门。老年人如想申请不同的养老服务,要跑不同的部门、递交多份不同的材料不说,有时还需要多次支付评估费用。而现在,老年人只需通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委会信息管理系统等多种渠道中的一种,填写身份信息等基本资料和意向,就可申请包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龄老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养老机构服务、老年护理院照护服务在内的所有基本养老服务。截至今年2月底,徐汇区已有1539名老年人提出申请,已评估921人,符合条件的767人;其中,有233人享受到了居家养老服务,104人得到了高龄老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68人入住养老机构,20人入住护理院。
  为了保证评估结果尽可能客观公正,徐汇区全权委托第三方机构——徐汇区社会组织评估中心进行评估,且每一次评估都由来自民政和卫生部门的两名评估员共同完成。调查结束后,评估员只需将每一项的结果输入电脑,系统就会自动生成评估等级,有效防止人为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影响,最大程度地保证评估流程的独立性和评估结果的权威性。谁能享受什么样的养老服务,任何人说了都不算,一切以评估结论为依据。
 
  让养老服务在阳光下运行
  2015年,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在全市全面推开。现在,市级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建立,该系统整合了各区县的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全市统一的数据库、资源调配、监管等功能。此外,相关部门还制定了设立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标准要求和具体流程,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由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并对评估员进行统一培训、统一发证,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
  实施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是上海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举措。作为本市在需求侧建立健全养老服务准入管理机制的创新举措,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有利于明晰政府和市场在保障对象上的职责边界,统筹整合卫生、民政、医保、财政等领域的保障资源,确保政府提供的基本养老公共服务与老年人梯度化的需求有效对接、公平匹配,让养老服务在阳光下运行。
 
  五、“一碗汤的距离”让亲情得以延续
 
  探索养老服务新路径,“长者照护之家”打通老人生活圈和养老圈
  2014年下半年,本市推出了一种新的养老服务设施——长者照护之家。这一打通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三大板块的创新型养老服务供给路径,使老人与家庭之间“一碗汤的距离”成为可能。
  目前,全市已建成22家长者照护之家,今年还将新增50家。到2017年底,本市将实现中心城区和郊区城市化地区各街镇长者照护之家全覆盖。
 
  六、一个小区两个“家”
 
  每天早上7:00,85岁的周品芳会早早地坐在餐桌旁,热情地招呼老伙伴一起享用早餐。之后,周品芳就开始了自己丰富多彩的一日活动:8:00,在客厅欣赏戏曲;9:00,在小菜园种植花果;10:00,进行站立和步行训练。午休过后,他可以参与自己喜欢的小组活动,做手工、画图、串珠、唱歌……当夜幕降临,儿子周俊就会来到父亲的床前,陪老人聊聊天,而老人每次都不忘说上一句:“你放心,我住在这个家挺好的!”
  周品芳口中所称的“家”,指的是上海浦兴社区福苑长者照护之家,距离他真正的家步行仅几分钟距离,真正是从家里端一碗热汤前去,都不会凉。2015年年初,周品芳二次脑梗导致右侧肢体麻木,生活不能自理,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家人陷入两难:一方面无力照料瘫痪老人,另一方面又担心送老人进机构会导致其精神状况进一步恶化,以为家人抛弃了他。正在这时,福苑长者照护之家开始运营了,周俊第一时间为父亲报了名。“这家机构就建在长岛花苑里,旁边是幼儿园,楼上是居委会,老人对这个环境很熟悉,我没事就来陪陪他。现在,他不仅可以自己吃饭、行走,还结交了很多朋友,每天都过得很开心。”周俊说。
 
  机构虽小,功能却多
  作为全市首家运营的长者照护之家,福苑长者照护之家可谓“小而精”。该机构总建筑面积只有340平方米,拥有一个130平方米的户外康复训练式花园,床位14张。人员配备除了专职的护理员、护士和社工,还有兼职的康复师、营养师、医生等,基本涵盖了养老机构所能提供的照护功能。“入住的老人全都是附近社区里的中、重度失能或失智老人,平均年龄达88岁。2015年1月正式开业运行,一个月后,就已满员。”福苑长者照护之家负责人陈蓓有养老机构工作背景,她认为,长者照护之家之所以那么受老人及家属的欢迎,“一碗汤的距离”是关键。陈蓓曾经做过统计,开业至今,家属探视频率平均为12次/月/人,“也就是说,平均每位老人家属每周来看望3次,这是很多养老机构无法做到的”。
  尽管床位只有14张,但能够享受到福苑长者照护之家服务的社区老人却远不止14名。在14张床位中,有4张床位是专供“喘息”服务的,至今已累计服务了12人次,“喘息”服务对象包括家里或子女有事暂时无法照料的老人、需要术后康复的老人,以及入住养老机构之前先来过渡一下的老人等。此外,该机构已向附近社区1600多人次的老年人提供了免费健康监测和健康咨询服务;今年则已启动为200户失能失智老人家庭提供护老者技能培训、心理慰藉等家庭增能服务。
 
  本土化的创新养老模式
  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养老服务设施,长者照护之家正在走出一条符合上海特大型城市特点的养老服务供给新路径。长者照护之家大多利用社区现有的公共设施或闲置物业改造而成,规模多在10~49张床位,避免了建设大、中型养老机构所必须面对的场地、资金、建设周期等硬约束,并能够实现连锁化、规模化发展。
  更重要的是,这一既能提供短期住养服务,又能提供日间照料服务,还能为居家养老提供专业服务和支撑的“家门口的养老机构”,实现了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融合。业内人士指出,该模式打通了老人的生活圈和养老圈,满足了老人家庭团聚的情感需求和保持原有社区关系的归属感,“一碗汤的距离”真正让亲情得以延续。
 
  七、“小圈子” 里也能快乐养老
 
  上海农村地区探索养老新模式,“睦邻点”助老年人不离乡土、乡邻和乡音
  一顿饭吃一天,一碗肉吃一周,当子女都搬到城区居住,留在农村的老人谁来照顾?这是奉贤区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遇到的养老难题。为了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实现他们养老“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不离乡音、不离乡愁”的愿望,本市农村地区正在积极探索一种符合当地实际的养老新模式——睦邻点。
 
  一碗令人心酸的红烧肉
  一年多前,当奉贤区民政局副局长曹秀英走进某村一独居老人家中时,见到的一幕场景令她至今难以忘怀。“桌上放着一碗红烧肉,老人说已经吃了一个星期了。”走近仔细一看,曹秀芳发现这碗已经变了色的红烧肉上,还爬着几只蚂蚁。尽管如此,老人仍表示这碗肉要留着晚上继续吃。“当时深感震惊,又很心酸。”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曹秀英仍感慨万千。
  据介绍,目前奉贤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5.28万人,其中纯老家庭7万户,独居老人1.3万人。作为上海远郊的一个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奉贤有超过一半的老年人生活在农村,他们的生活水平相对偏低,且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愿随子女搬离故土。曹秀英说:“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村老人‘烧一顿饭吃一天、烧一碗荤菜吃一周’的情况很普遍,特别是独居、空巢老人,吃饭、社交都是一个大问题。而闲置的宅基房又很多,我们就在思考,能不能充分利用起来?”
  于是,为农村老人打造一个“吃饭的饭堂、聊天的客堂、学习的学堂、议事的厅堂”的农村养老新理念应运而生,奉贤区宅基睦邻点“四堂间”诞生了。
 
  一个农村老人互助的家
  2014年下半年,奉贤区在青村镇李窑村、四团镇三团港村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区范围内逐步建起了34家“四堂间”。81岁的孙引第就是吕桥村睦邻点“百草堂”的一名常客。每天早上,她都会来到一墙之隔的“百草堂”,与老邻居一起“噶山胡”、吃午饭,还能定期聆听镇医院的健康宣讲,观看各类文艺团队带来的精彩演出。老人的媳妇马女士高兴地说,自从姆妈参加了睦邻点,不仅身体状况变好了,连原本沉默寡言的性格也逐渐变得开朗起来,见人都是笑眯眯的。
  曹秀英介绍,“四堂间”本质上是一个集就餐、老年活动、宅基课堂、民情收集、老年人志愿服务、调解等各种功能于一体的村民活动点,由村委出资租用闲置的农村宅基用房,配备必要的厨房设备、休息场所、娱乐设施等,以老年人自愿、互助的形式,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为所在地的农村老人提供助餐、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
 
  一种接地气的养老新模式
  实际上,类似奉贤区“四堂间”的睦邻点在本市郊区还有很多。在浦东,已有73家农村睦邻点在“活动内容自行设计,参与成员自由组合”的原则下,为老年人提供包括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紧急援助等各类服务。同时,睦邻点有时还能发挥意料之外的作用。在老港镇建港村睦邻点,有一名老人因为邻居家的施工影响到了自己的休息,多次与施工队发生口角,睦邻点的成员们得知后,轮番做他的思想工作,耐心地给他讲道理,最终化解了矛盾。
  2015年11月,市民政局、市发改委、市农委等八部门出台《关于加强本市农村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按照城乡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和因地制宜、政府主导、邻里互助等原则,探索适合农村特点、满足农民实际需求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在曹秀英看来,睦邻点正是这样一种“很接地气”的新模式,她说:“农村老人养老有‘不离家情结’,他们习惯自己的‘小圈子’。政府为老人在镇上的好地段造一个活动室,路途太远,与周围人又不熟悉,他们未必肯去。而睦邻点大多建在一个自然村落或村民小组里,在‘小圈子’中实现快乐养老,正是现在的农村老人最需要的。”
 
  八、让老年人享用“满意的教育”
 
  “十二五”期间,本市老年教育实现均衡布局,构建完善的支持体系
  在家门口读上“市重点”、能够得到专业教师的指导、自己组建多姿多彩的学习团队……“十二五”期间,本市以“办让老年人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着力扩大老年学校和学员覆盖面,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老年教育支持体系,同时大力扶持学习型团队建设,让终身教育的理念深入老人心中。
 
  办5所市级分校,家门口就有“市重点”
  “我一直想就读上海老年大学,但由于学校离家太远,只能无奈放弃。直到5年前,我听说普陀区有了分校,第一时间就报了名。”上海老年大学普陀分校舞蹈班学员吴松豪自豪地说,他们的授课老师是上海市舞蹈家协会的一名国家级裁判,正宗“科班出身”,“绝对的市重点师资力量”。这些年来,吴松豪从初级班读到高级班,参加了市区各级大大小小的舞蹈比赛,还在学校里担任骨干志愿者,晚年生活越过越“扎劲”。
  吴松豪就读的普陀分校正是2012年实施的市政府实事项目之一——上海老年大学在浦东新区、普陀区、徐汇区、宝山区设立的分校,形成了“1+4”的市级老年大学办学模式,后又根据市人大代表要求将黄浦区老年大学列入该计划的愿望,形成了“1+5”的格局,实际完成“东、南、西、北、中”共5所学校。
  目前,这几所分校的总面积比之前翻了一番,多功能教室增加32间;共开设课程366门,其中新增课程221门;学员人数逾万。均衡的教学资源布局不仅缓解了老年学员扎堆“市重点”的压力,也让更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建11个中心,师生有了强力“靠山”
  静安区老年大学教师黄平则将休闲英语课搬到了学校的咖啡吧,在她的指导下,学员们玩起了“办家家”的游戏。原来,当天这门课主要是教授学员在国外旅游时,如何到当地的咖啡店点餐。黄平摒弃了传统的“老师讲、学员听”的授课模式,别出心裁地指导学员开展“实战”。有的学员当起了服务员,有的成了顾客,点单、上咖啡、结账,课堂里无比热闹。下课铃响起的时候,还有学员恋恋不舍,连赞“这杯虚拟咖啡味道嗲得来”。
  黄平独创的情景教学方式,被编入了2015年出版的《上海老年教育教与学百例》,该书正是由“十二五”期间成立的市老年教育师资培训中心、教育理论研究中心和教学研究指导中心联合推出的成果,很多老年学校的教师和社区学习点的志愿者都从这本书中学到了不一般的教学法,让老年学员受益匪浅。
  自2012年起,本市先后成立了市老年学校素质教育指导中心、市老年艺术教育指导中心、市老年教育教材研发中心等11个中心,它们各司其职,从不同方面提升了老年教育的指导力、辐射力和服务力,构建了完善的上海市老年教育支持服务体系。
 
  组万余学习团队,近30万老人自我管理
  唐力仁是上海老年大学保健系的学员,2009年,她在校内建立了一支名为“老年保健苑”的学习团队,让学有余力的学员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交流探讨。唐力仁回忆说,校方引导团队制定了规范的活动章程,还鼓励成员通过选举建成“自主管理委员会”,做好团队的考勤和活动记录。“现在,我们每年要开展8次固定的教学活动,请有一定知名度的老师前来授课,事后还会印发书面材料供团员继续学习。”
  类似这样的自我管理组织、学习团队,在今天的老年人中间不胜枚举。“十二五”期间,各级老年教育机构大力扶持老年学习团队,鼓励老年人在课堂外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管理。数据显示,2011年全市共有839个经认定的老年学习团队,而到了“十二五”末,老年学习团队已猛增至12609个,参与人数近30万。借助于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学习载体,运用社团、沙龙、小组、工作室等互动型方式开展活动,这些团队已将老年教育延伸至课堂之外。
 
  九、润物无声 老年文化滋养“精神家园”
  ​“十二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的长足发展助老年人提升社会参与度,重新定位自我角色
  2011年,《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把发展老年文化纳入上海文化大都市建设目标,加大对老年文体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的要求,多年来,老年文化在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怀与努力下,已得到长足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公共文化设施利用、公共文化配送等老年文化工作落到实处,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也得到了极大满足。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成老年人“大舞台”
  今年67岁的王伯伯常跟别人讲起:“我一不喜欢抽香烟,二不爱好吃老酒。只喜欢一样,就是跳舞。”然而,一开始,王伯伯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跳舞的场所。
  “广场舞我不喜欢,我爱好的是交谊舞。以前只有舞厅可以跳,但收费太贵,而且里面什么人都有,我就不怎么去。”前几年,在朋友的推荐下,王伯伯来到了虹桥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没想到还有这么好的地方,离家近,场地干净宽敞,还可以免费跳,这么多拥有相同爱好的老伙伴聚在一起,在这里不要太开心哦!”闵行区虹桥镇文体中心主任平海玄告诉记者,中心的图书馆、乒乓室、舞厅等都很热门,且前来活动的人群中有90%都是老年人。
  像王伯伯这样在自家门口就能“找到乐子”的老人不在少数。“十二五”期间,本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全部对外免费开放。截至“十二五”末,全市共建设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26个,覆盖了所有2014年底前设立的街道乡镇,平均面积达到4600平方米。目前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年接待群众少则20万、多则60余万人次,约80%为老年人群,基本可满足老百姓就近、方便地享受各类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街道、居委层面老年团队发展迅猛
  浦东联洋“老年歌友会”是联洋社区居民眼里的“老面孔”。80多岁的万泽龙是歌友会的发起人,这个完全由爱好唱歌的老人自发组成的团队已成立多年,歌友会现有成员近90人,成员最多时达到200多人,除了本社区的老人,还吸引了外区老人、甚至年轻人参加。
  尽管自发组成,但歌友会的专业性却一点都不打折扣,钢琴老师、声乐老师都是“科班出身”。歌友会成员王淑敏说:“我们平时训练,一个阶段后就会有汇报演出,有时还会去世纪公园、进才中学的场地表演,路过的、附近的居民都会过来观看。歌友会还曾代表所在居委会参加街道的演出活动。”
  “十二五”期间,像联洋“老年歌友会”这样的老年团队已是遍地开花。据统计,截至2015年,全市街道、乡镇级以上老年协会共计181个,居(村)委老年协会3559个;老年文艺团队1.48万个,参加人数共计36.86万人;老年体育协会434个,参加人数52.22万人,老年体育团队1.32万个,参加人数41.25万人。
 
 共享“十二五”老年文化建设成果
 上海老龄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洁认为,这些年社区文明创建不乏老年人的身影,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越来越高,说明他们已开始寻找和重新定位自我角色,“这也体现了现代老年人的精神风貌”。
  王洁表示,“十三五”期间将要到来的“低龄老年潮”会有更多健康老人希望参与到文化、教育等活动中去,社会为老人们搭建相应的平台更加促进了老年人、老年团队的自我发展,这也正符合 “文化养老”的模式。
  此外,为保障老年人的文化权益,全国首部社区层面的公共文化法规《上海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规定》以及《关于加强本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意见》等也在“十二五”期间相继出台。公共文化设施、尤其是以老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建造和利用,以老年人为主要参与对象的市民文化节的推广,针对老年受众的公共文化配送和广电节目等,都极大地满足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仅营造了老年人的精神家园,还提高了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与认同度。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