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也能像“点外卖”
作者:   来源: 成都晚报  2017-05-04

  养老服务是指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满足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养老服务业主要包括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城乡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养老服务主体、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医养结合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等方面的内容。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成都要持续改善城市民生,加快建设宜业宜居宜商的城市环境。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构建多层次、普惠制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活出尊严、活出品质。
 
  “十二五”末
 
  全市有养老机构309所,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4张,床位达到8.92万张,比“十一五”末增加5.36万张,位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  
  全市建成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974个,其中城市644个,农村330个,床位8030张。  
  搭建了“孝行通”“长者通”“颐居通”等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紧急救援等一站式服务。
 
  “十三五”末目标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农村社区(行政村)覆盖率达80%以上。  
  每千名户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45张以上,其中机构护理型床位数占45%,服务能力大幅增长。  
  全市失能、失智老人平均服务覆盖率达80%以上,其中,中心城区覆盖率达90%,其他区域不低于80%。
  “父母提出要和老伙伴一起去养老院养老,我该支持还是反对?”上月末,综艺节目《奇葩说》讨论了关于“养老”的话题,弹幕里频频出现“突然哭了”“扎心”之类的网友反馈。大家为什么感触、为什么落泪?《奇葩说》导师、原央视主持人张泉灵说,“因为它是一个真话题,它能击中我们内心真的会挣扎的部分。”跳出这个辩题,纵观当前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养老院养老”只是N个选择之一。
  上个月,《成都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简称《规划》)正式发布,提出成都将健全和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到2020年,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农村社区(行政村)覆盖率达80%以上。
 
  养老服务中心:有求必应 身边无亲人 9旬老人求助陪看病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十二五”末,成都市已初步形成“9073”的养老格局:即90%的老年人通过自我照料和社区服务实现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社区提供的各种专业化服务实现社区照料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集中养老。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成都还将进一步完善“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重点做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和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和措施。在此过程中,“孝行通”“长者通”“颐居通”等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日前,记者前往锦江区长者通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探访。该中心成立于2012年2月,是由政府引导,社会企业运作,引进香港先进的服务技术和理念,为老人提供24小时紧急求助、生活服务、健康服务和主动关怀服务的专业居家养老服务机构。
  下午两点过,呼叫援助坐席接到了家住龙王庙正街的李婆婆来电。李婆婆说她已93岁高龄,行动不便,最近几天持续咽喉疼痛。但儿子远在云南,不能立即回家,因此想请义工陪自己到川大华西口腔医院看病。问明李婆婆的基本情况和需求后,坐席工作人员马上联系客服部就近安排工作人员上门陪同李婆婆去医院求诊,并将此事电话告知她的儿子。
  记者在呼援记录表上看到,类似的服务案例还有很多,比如,家住万科城市花园的王婆婆每天下午3点到5点,要求一位工作人员上门陪她逛街;家住牛王庙的王爷爷要求工作人员每天上门为他烧一次开水;家住金牛区的残疾老人毛老师,摔倒了不能动,需要有人协助他起来。
 
  收费服务:洗衣做饭每小时30元 换水龙头20元
 
  锦江区长者通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任黄东告诉记者,该中心隶属锦江区妇幼保健院医疗集团,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都是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以及集团下属各个日间照料中心的专业人员。服务收费视具体服务项目和频次而定。比如,临时性的,上门理发每次10元、洗衣做饭保洁等每小时30-35元;定期的生活照料则根据服务频次和每次的服务时长,每月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还有物业维修类的,比如更换水龙头20元一次。目前,长者通服务范围已覆盖五城区和高新区的100万余人,累计用户达2万余人,接听老人需求来电50余万次,提供服务3.62万次。服务满意度98%。目前每天接听来电稳定在300-400次之间。
  “因为操作便捷和对我们的信任,不少老人在紧急求助的情况下也选择了呼叫我们。”黄东介绍,老人们只需按一下 长者通 上的救助键,呼叫中心的电脑系统会准确无误地显示出老人的姓名、家庭住址等信息。截至目前,中心已经帮助老人们完成了310次向120、110、119的紧急求助。
 
  统筹谋划:到2020年 每千名户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45张以上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成都将健全和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和公民各尽其责的养老服务责任体系,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规划》提出,统筹谋划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发展布局,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到2020年,实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农村社区(行政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80%以上;每千名户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45张以上,其中机构护理型床位数占45%。
  同时,强化公办养老机构托底功能和示范作用。创新基本养老公共服务供给机构的治理机制,健全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和公开轮候机制,提高养老服务效率和公平度。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托底作用,重点为“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和扶养能力)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到2020年,全市失能、失智老人平均服务覆盖率达80%以上,其中,中心城区覆盖率达90%,其他区域不低于80%。
  成都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政府还将全面落实高龄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补贴、经济困难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三项制度,适时提高重度残疾老年人护理费用补贴标准,增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支付能力。同时,积极与驻蓉高校对接,探索面向养老服务机构和基层社区的订单式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
 
  市民声音:最理想的是社区养老
 
  市民陈小姐告诉记者,她家几代人的养老理念存在明显差异。“奶奶70多岁,几年前爷爷去世后,奶奶就搬来跟我爸妈住了。但我爸妈都50岁上下,还没退休,所以大多数时间,奶奶都是独自在家或去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喝茶、打麻将。家里偶尔聊起养老院的话题时,可以明显感觉到,奶奶很抗拒。觉得那些去养老院住的人都是被子女遗弃的。但是我们又很担心,如果以后她生病了,谁来照顾?对于病人的护理,保姆通常并不专业。”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陈父陈母主动提出自己以后要去养老院养老。“我是独生子女,他们很能理解未来我将面临的生活和工作压力,现在就跟我说这些打算,当然是因为爱我,想减轻我的负担。但我也爱他们,并不想跟他们住太远。”
  陈小姐说,自己心中最理想的养老模式是社区养老,让家中老人在熟悉的生活环境里就能享受到完善的养老服务。比如,搭建一个信息平台,洗衣、买饭、做饭、健康护理等服务,可以像现在用APP点外卖一样简单,老人自己或者子女代为操作都可以。“据我所知,现在成都已经有类似的养老服务平台了,但是平台的覆盖面、资源的丰富性以及操作的便捷度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