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老广受关注,“抱团养老”模式得到众人推崇
作者:   来源: 今晚报  2019-03-19

  如何养老,是关系到每个人生活前景的大问题。《“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显示,到2020年我国独居及空巢老人的数量预计将增至1.18亿人。“空巢老人”的规模逐渐扩大,而养老院的数量及提供服务的品质却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人们开始期待晚年和朋友们一起“抱团”生活、互助养老。
  本期“今晚调查”发起了“当你老了,要不要抱团养老”的主题调查,通过掌上天津App、腾讯大燕网等多种渠道,回收有效问卷784份。调查显示,近九成市民有意抱团养老,六成市民认为与少数至交好友抱团养老更为理想。
 
  老人独立才能“抱团”
 
  佳乐还没过32岁生日,但她和好朋友们已经开始规划“60岁以后”的养老生活了。“我们建了一个聊天群,本来是为了约饭约玩,后来不知道是谁提议的,就把群名改成了‘抱团养老群’。”佳乐说这几个月来,朋友们的工作压力都很大,约齐所有人聚会也变得很难。在聊天群里讨论将来一起养老、畅想未来的退休生活,已经成了她们减压、放松的主要方式。
  在讨论养老方式的过程中,她们对标的是自家的长辈。“我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反正我老了也指望不上你!我一开始听到这话后觉得她小瞧我,还有点儿委屈。可她现在每年出去玩的时间比我还多,去过的地方也比我多,我羡慕她还羡慕不过来呢!”从爷爷、奶奶晚年的虚弱无助,到爸爸、妈妈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她见证了老年人“越活越年轻”的发展趋势,也相信自己的晚年只会比父辈、祖辈们活得更精彩。
 
  养老规划要趁早
 
  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男性占31.51%,女性占68.49%;41岁至59岁的受访者占50.77%,19岁至40岁占35.59%,60岁及以上占12.37%,18岁及以下者仅占1.27%。各年龄段受访者均积极参与调查,体现了全社会对养老问题的普遍关注。
  超半数(54.93%)受访者对于预期退休年龄较为保守,集中在51岁至60岁之间;17.61%的受访者期盼退休,甚至表示退休年龄“越早越好”;12.68%的受访者预计退休年龄在61岁至70岁之间;9.86%的受访者预计退休年龄在41岁至50岁之间;4.92%的受访者预计退休年龄在70岁以上。
  在被问及从何时起开始规划养老生活时,选择41岁至59岁开始的,占44.78%;而选择60岁及以上的,占20.66%;从未考虑规划养老的,占16.96%;选择19岁至40岁的,占16.58%;另有1.02%的受访者选择18岁及以下。由此可见,少数年轻人较早地对养老的方式方法进行了规划,也有一部分人准备时间较晚或者对此缺乏考虑。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6658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1.9%,较2017年末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5个百分点,意味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正在加剧。身处老龄化程度加深的现代社会,中青年人也应当意识到:养老规划需趁早。
 
  老人越来越独立
 
  在养老收入来源方面,受访者普遍以传统渠道为主,同时开始重视投资收益,增加各种可能的收入渠道。
  
  依靠“子女帮扶”作为养老收入来源的受访者,占比仅一成,意味着“养儿防老”的观念不再被现代人奉为圭臬;经济独立,为老年人实现自己的生活理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人们所期待的“晚年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陪伴者”中,排序前三位的分别是:配偶(71.17%)、朋友(64.54%)、子女(35.59%)。朋友被视为比子女更重要的陪伴对象。
  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市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首席专家王来华指出:“新一代”老人的自主意识觉醒,不愿完全依赖子女生活,对于养老资源不足的现状也有着清醒的认识,由此催生了他们对抱团养老现象的关注和需求。我国部分地区的农村早就有两位乃至多位老年人“搭伙儿”过日子的传统,现代人理想中的抱团养老生活,可以说是在传统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的发展、延伸与创新。人们希望不依赖子女、不完全依靠政府、互相扶持走过晚年。这种主观愿望值得鼓励,但在实践过程中,还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逐一面对和解决。
 
  抱团人数并非越多越好
 
  曾阿姨退休后的日程繁忙:每天早晨起床后要遛狗,上午要去逛市场或者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下午如果不去老年大学上课的话,就要在家练习两个小时的书法。也只有晚上老伴儿出门遛弯的时候,她才会窝在沙发里看电视、刷手机、玩游戏。
  从女儿怀孕开始,曾阿姨又给自己的日程增加了健身规划。她每天最少要走两万步,还要爬楼梯、做伸展,学着年轻人的样子用矿泉水瓶当哑铃练臂力……所有努力,都为了自己能“有力气”帮女儿带孩子。因为日常有上网的习惯,她很早就看到过抱团养老的相关案例和报道。但她觉得在完成帮女儿带孩子的任务之前,自己还不能安心养老。如果将来要“抱团”,她希望是在自家小区里,和关系最亲密的一两个邻居家庭“有距离”地相处。她说:身体好,不用走得太近,互相照应一下就很好;身体不好的话,走得再近也没用,难道是为了上医院住同一个病房吗?
 
  健康管理需重视
 
  在受访者中,能够经常参加或每天坚持体育锻炼的人,仅占39.67%;偶尔尝试锻炼的,占35.59%;极少参加锻炼的,占19.63%;另有5.11%的受访者对自己的锻炼情况“说不清”。有趣的是,高达六成(61.10%)的受访者认定运动健康对提升晚年生活质量最有帮助。可见,在人们对抱团养老的规划上,仍然存在行为与认知的差距、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能力与需求的矛盾。
  实现抱团养老的前提是“抱团”的老人们健康状况稳定,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市民为养老生活做准备,不仅应尽早开始规划,也要有直面困难的勇气,更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加强个人健康管理。确保自身具备独立生活能力,是老年人“抱团”成功的重要基础条件。
 
  “抱团”贵精不贵多
 
  “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已成过去,当今的老人们更重视与自己拥有相似的人生阅历、理念的老朋友、老伙伴们共同组建生活社区,互帮互助、抱团养老。78.57%的受访者听说过抱团养老的概念,并持支持态度;10.72%的受访者此前不熟悉抱团养老的做法,但同样持支持态度;6.12%的受访者,态度是无所谓;3.06%的受访者听说过抱团养老的说法,但持反对意见;另有1.53%的受访者既没听说过、也不支持。对“抱团”养老持支持态度者占比近九成,表明市民们对这种新兴养老方式寄予了厚望。
  “抱团”虽然受欢迎,但人数显然不是越多越好。在和谁“抱团”的问题上,受访者态度明确——
  
  六成受访者认为和寥寥几位老友“抱团”比较理想,人数不多、规模不大,彼此投契,更合得来。
 
  新模式要有探索期
 
  王先生退休八年了,“空巢”生活已经五年有余。他的儿子在海外工作,想让父母也跟去享享清福。退休后不久,王先生和老伴儿就一起出国了。可因为不适应当地生活,也因为不习惯无所事事的日子,海外生活不到半年,老两口又回到了天津。回津后,王先生和老伙计一起钓鱼、打拳,老伴儿每隔几个月就飞去海外看看孩子们,日常总会为了要不要再去投奔儿子而争吵拌嘴,最终老伴儿决意去海外长住,王先生主动要求留下来“看家”。
  从去年年底开始,王先生和朋友们常去京津周边地区旅行、考察。他们考虑共同出资购买或者租赁一处农家院,水电设施完善,有院落可散步,有鱼塘可钓鱼,有菜园可种菜……大家可以共同搬离城市,去乡下生活。也正是在考察过程中,他们了解到之前也有其他老年人“抱团”租用土地或者农家院,然而结果却并不理想,“抱团”散了、人去楼空,连当地农家都觉得这是“城里人瞎搞”。王先生有点沮丧,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养老。
 
  互助养老优势多
 
  在“团队”确定的基础上,人们对抱团养老的硬件基础也有所期待,医疗卫生(74.62%)、住宿条件(67.35%)、饮食营养(64.03%)最受关注,收费标准(56.76%)、自然环境(53.44%)、配套服务(53.19%)紧随其后。
  受访者们期待抱团养老可以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在多方面受益。
  综上所述,抱团养老不仅可以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还可以在家庭逐渐小型化的社会背景下,替代一部分社会化生活照料服务,且有效降低了养老成本。这种新型互助养老模式融合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或能起到“去机构化”和“延缓机构化”的效用。
 
  法律保障必不可少
 
  在众多优势面前,受访者对“抱团养老”这一新型方式仍然存在一定的顾虑。71.05%的受访者担心生活习惯的差异会带来矛盾摩擦;45.92%的受访者认为抱团养老模式尚不成熟,不足以持续发展;40.69%的受访者担心老年人抱团生活过程中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身边没有年轻人帮助还是有所不便;40.31%的受访者认为私下“抱团”缺少法律上的保障,也难以明确各方责任。
  王来华认为:抱团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互助养老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与成长。想要让“抱团”更长久、可持续,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老人自身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性格上宽容他人,有意愿也有能力分工合作、共度晚年;其次,“抱团”应有法律保障,保护老人们的合法权益,也保护老人们的生活安全;再次,社会应给予这部分老人更多的关心与照顾,为抱团养老提供专业化的管理与服务支持。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抱团养老这种方式,能够为解决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值得全社会进一步关注、探索、研究与实践。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