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养老 > 动态
安徽:蚌埠智慧养老,新鲜体验幸福在线
作者:   来源: 蚌埠新闻网  2020-11-13


  足不出户,通过“一键叫号”,可以享受到周到及时的上门服务;将老人送入养老院,机构提供的所有服务清单可以即时查询;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老人可以“按需点餐”……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养老服务更加高效便捷。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多种模式的“互联网+”智能养老技术应用,重点推进居家和社区智慧养老服务试点,打造了一批智慧养老专业团队,形成了以“互联网+专业养老服务队伍”为特色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为老年人构建了“1520分钟”养老服务圈。

  

  “智”享晚年新生活

  智能设备不仅应用在养老机构,居家老人同样也可享受智慧养老带来的便捷

  室外阳光明媚,室内暖意融融。1110日早上8时,陈美芳准时帮助老人洗脸刷牙,紧接着她又细心地给老人喂饭。每做完一项工作,她就要掏出手机,在医养通APP上确认“打卡”,此时护理站前台的电脑上便即时显示出陈美芳当日为老人服务的内容及准确的服务时间。

  “我们养老服务的所有项目都纳入了智能管理,从老人入院开始,就已经纳入了智慧管理的轨道,这样既提高了服务质量,也做到了责任明确有迹可循”。天洋老人医养护理中心院长刘洪海指着一块悬挂在客房门旁的液晶显示屏告诉记者,老人居住的每一个房间门旁都有这样的显示屏,每天24小时分时段服务项目都在这里写得清清楚楚,“护理老师”每完成一项工作,电脑都忠实地记录,老人还能对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价。这样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也能让家属全面了解老人所享受到的服务内容及老人对服务的认可度。

  记者在显示屏上看到,最上面写着老人的姓名、年龄及床位号,同时最醒目处标注着护理等级,虽然不同的护理等级所享受的服务内容不同,但毫无例外,都显示出24小时的服务清单。

  “这只是智慧养老系统的一个小小环节”。刘洪海告诉记者,天洋老人医养护理中心是全省首家医养结合型智慧化养老机构,从老人踏进医养护理中心的大门,就已经纳入了智慧化管理体系。前台登记、健康测评、平时用药、护理评估等内容由电脑记录在案。不仅如此,医养护理中心还建设了“智慧亭”,在智慧亭里,老人可以享受到健康监测一体机提供的体检服务。

  “小伟,小伟,今天天气怎么样?”“今天蚌埠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室外气温15摄氏度,适合室外活动……”正采访时,“智慧亭”不远处传来了一问一答亲切的“聊天”声。循声望去,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正在跟一个机器人“说话”。老人告诉记者,平时她最喜欢“逗”机器人玩,让它唱歌,让它播报新闻,问它健康小知识,你还别说,这机器人不仅多才多艺,还十分博学,即使问它一些冷门知识,它也能说得头头是道。“有了这陪护机器人的陪伴,俺身在养老院也知天下事”。

  陪护机器人可以陪老人谈天说地,也可以成为老人的向导。“小伟,小伟,带我去2105房间”“好的,跟我走吧!”说话间,陪护机器人驱动滑轮沿着走廊向指定的房间“走”去,老人手扶轮椅跟随机器人一路随行……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能设备不仅应用在养老机构,居家老人同样也享受到了智能技术带来的便捷。淮上区荷花园社区是我市首批试点的智慧化养老社区。在这里,老人通过腕表式传感器,可以接受主动监护,无论有什么服务需求,只需“一键呼叫”,十分钟之内就有专业人员提供上门服务。

  蚌埠市壹智家居养老信息服务中心总经理王培忠告诉记者,“9073”是目前中国主流的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实行居家养老,7%的老人进入社区养老,3%的老人进入养老机构养老。作为养老的“主战场”,居家养老的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养老服务供给。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技术,让老人的服务需求和商家的服务供给实现了准确即时对接。“正是基于这种底层逻辑,为智慧居家养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养老服务“一张网”

  腕表式传感器“一键呼叫”,老人足不出户可以享受到医疗护理、助餐、助浴等服务

  王培忠认为,由于互联网虚拟化的特性,不具有生产和创造属性,因此互联网包括电子商务的核心属性就是撮合,根本上是一种居间服务。传统的中介居间服务,受到空间的约束,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使用人工撮合,交易量微小。而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特点,打破了这种空间上的约束,使海量有效信息对接,所以创造出海量交易。大道至简,这就是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我们要想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就得明白这个道理。

  壹智居家养老信息服务中心就是利用物联网帮助老人获得有效服务信息,最大程度地满足老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通过整合专业的社会服务机构向老人推送专业的服务。

  王培忠介绍,目前,壹智居家养老信息服务中心正在以荷花园社区为试点,打造智慧养老社区。荷花园社区为村改居社区,辖区有居民6500户,其中60岁以上老龄人口2450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73人。为做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小蚌埠镇政府与第三方社会组织合作打造了荷花园社区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

  养老服务指导中心采取“互联网+医养结合”模式运营。给老人免费发放腕表式传感器,对社区老人进行安全监护,腕表式传感器具有GPS定位、心率传感、计步以及电子围栏等功能,可以为智力退化和身体状况不佳的老人提供24小时全天候健康监护和防走失报警。

  腕表式传感器还具有“一键呼叫”功能,呼叫中心收到老人需求信息后,通过线下签约服务机构第一时间为老人提供多种服务,包括医疗护理、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娱等。

  从宏观上看,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都是一个个的“点”,只有“串珠成网”并进行顶层设计,才能将蚌埠智慧养老推向一个新高度。

  市民政局大楼一楼正对大厅处,“蚌埠市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几个大字特别醒目,这是蚌埠市引进的养老产业孵化项目,投资运营主体来自河北省石家庄市。

  据运营方蚌埠民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康介绍,蚌埠市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由民政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运营,平台体现两个功能,首先在政府层面而言,市级平台的居家养老、机构养老、评估咨询、公众模块均已建立,在这里可以实现各类养老资源、信息实时汇总,为管理部门政策制定、方案实施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在公众服务方面,平台已建成串联老人、家属、服务商、主管部门、服务人员等在内的居家养老全链条,各角色之间可通过话务热线、网站、APP、微信小程序等多种渠道实现信息沟通,通过智能化手段,进一步实现全市养老资源的有效整合。

  “通过本项目,已成功挖掘整理出全市共计30家,具有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和意愿为老人服务的商家,已全部加入平台提供为老服务”,王康介绍,自今年9月起,禹会区已开始通过平台实现对全区1081名享受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补贴对象的服务,鉴于居家养老服务专业性强,对服务质量及客户满意度要求高的特点,在“稳定一个,成熟一个,总结一个,推广一个”的原则下,为更好地发挥平台作用,在总结禹会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在全市推广。

  

  搭建平台好“唱戏”

  加快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是提升我市养老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

  “我国养老方式主要是居家与机构养老,立足社区的居家养老将是未来主要方向。而智慧养老系统已成为一种康复医疗和生活照料相结合的新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模式,既包括养老机构传统的生活护理服务、精神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也融合了医疗康复服务,能够让更多的老人享受到精准的、优质的养老服务。”安徽财经大学教授张术松是长期关注养老产业发展的学者,他认为,作为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加快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是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只有充分认识到开展“互联网+养老”服务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做好社区居家养老,让老年人养老无忧。

  “近年来我市在智慧养老领域做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市民政局局长刘雪洁告诉记者,探索工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做细智慧养老服务体系。蚌埠市以推进智慧养老为抓手,是省内较早开展智慧养老服务的城市之一,特别是改革试点以来,成功创建了3个省级智慧养老机构、2个省级智慧养老示范项目(社区)。

  二是支持探索“互联网+”技术应用。近年来,分别先行在蚌山区、禹会区、龙子湖区开展智慧养老服务,试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多种模式和智能养老技术应用,与上海安康通、洛阳养老服务公司等专业养老团队合作,建设区级综合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形成了以“互联网+专业养老服务队伍”为特色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为老年人构建“1520分钟”养老服务圈。

  三是健全平台网络。改革试点期间,市民政局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建设蚌埠市养老产业孵化园、市级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等项目。制订《蚌埠市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运营暂行方案》,市级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第一期于2019年底建成使用,搭建蚌埠市“1+7+N”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网络,形成1个市级信息平台、7个县区级信息平台、N家线下服务队伍融合发展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管理、养老服务设施查询、居家养老点单服务等“互联网+养老”服务,全市133家养老机构全部纳入信息管理,各信息平台提供上门代购、上门探视和咨询服务等各类服务。根据工作计划安排,目前,市级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正在禹会区试运行。

  四是推广智能应用。我市现有市级信息平台1个、县区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7个,就近为辖区居民开展智慧养老服务。利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积极向老年人推广使用电子手环、智能床带、远程医疗等智慧养老设备,试点开展了智慧养老产品服务租赁、应用与推广。蚌山区推进模式创新,引入以色列Natali远程医疗系统,在区级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以远程医疗为主要内容的智慧养老服务。

  “各级网络平台搭建为我市养老事业提供了管理和服务的双重支撑”。市政协委员、安徽财经大学教授张会恒认为,目前我市智慧养老基础建设已经逐步完善,接下来,是如何利用好这些网络系统,将各种分散的养老信息资源集成在一起,实现对老人健康和日常全方位的守护,只有让信息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贴心服务,智慧养老才能真正让老人受惠。才能做到既有新鲜体验,也能“幸福在线”。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