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金融 > 保险
如何提高养老金融服务的参与度
作者:   来源: 金融时报  2022-08-10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养老理财领域顶层规划的持续落地,居民养老保障意识正在被逐步唤醒。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前不久举办的“2022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透露,截至7月末,有23.1万名投资者累计认购养老理财产品超过600亿元,下一步将在充分总结的基础上,研究适时进一步扩大试点的范围。

  市场普遍分析认为,这不仅显示出市场对养老理财产品这一稳健品种的认可,也显示出了未老客群(不少投资人非老龄客群)的长期财富规划意识。同时,在监管部门积极推动包括养老理财业务在内的养老金融服务发展的背景下,市场对下一阶段养老金融服务快速发展的预期将进一步升温。

  被业界称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国家队”的国民养老保险公司于今年3月正式开业,其阵容强大的股东背景使得行业内对于这家公司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等创新型养老金融业务报以较高的期待。

  国民养老保险总经理黄涛曾表示,养老金本身就是长期积累、长期投资和获取长期回报的过程,这要求从事这一项工作的金融机构始终坚持长期经营、价值投资、审慎管理的理念。从产品属性来看,给老百姓推的产品应该有突出的养老属性。如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以及其他安全性高、保障性强,具有一定长期积累养老金功能,满足长期或终身领取需求的商业保险产品等。

  对于那些已经为养老做准备的人,如何实现养老金的保值以及获取稳定的收益尤为重要。

  实际上,在帮助居民应对养老财务风险和长寿风险的过程中,保险机构在产品精算、投资风控、客户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不容忽视。

  众所周知,商业保险能够精准利用生命表、经验数据和科学的精算技术,对各种保险经济活动未来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估价和管理,在资产负债管理基础上实现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稳健投资。同时,保险业也是目前唯一能够提供终身年金产品的行业,年金化领取可帮助参保人合理安排养老金收入,解决长寿时代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带来的长期养老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养老财富储备以储蓄为主,风险偏好程度较低,追求稳定收益,因此,与其他养老金融产品相比,商业养老保险的长期性、安全性、领取约束性等特点较为突出,是行业自身优势所在。

  一方面,商业养老保险拥有长期资金投资管理能力,在长期管理保险资金的过程中,保险公司普遍建立了适应长期投资要求的投资管理体系,积累了较强的管理养老资金的长期投资能力。另一方面,居民庞大的养老财富增值需求需要保险机构加以重视,需要保险行业提升大类资产配置水平和投资管理能力,从而为客户创造更稳健的长期回报。

  2018年,银保监会开始试点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但总体上看,试点以来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除了投保流程烦琐外,更多还在于税收优惠激励效果小和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低等因素。

  从国外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国家的个人养老金缴纳环节均为税前列支,即允许税前扣除,或定额扣除(普遍额度较高),而在养老金的领取环节则需要纳税,但可以通过一定的免税比例,以降低税负提高吸引力。

  显然,养老第三支柱的快速发展需要税优政策的激励。也因此,在推动个人养老金融业务的发展过程中,税收优惠力度或是未来影响个人养老金制度投资者参与度的关键因素,通过降低领取阶段的税率、简化税前抵扣流程等方式实现税收优化,因此,要拓展税收优惠方式,采取在此前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基础上,降低领取阶段的实际税率,鼓励中低收入的纳税群体积极参与,提升制度的公平性及覆盖面,推动养老金融业务的发展,满足人们对养老理财、养老保险等产品的需求。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