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金融 > 基金
资管新规下商业银行养老理财产品的突围之道
作者:   来源: 养老金融50人论坛  2019-05-17


  银行理财是我国资管行业中的核心环节,也是资管规则变化下影响最为深刻的领域。商业银行养老理财产品在资管规则日益从严、资管业务逐渐回归“代客理财”本质的背景下,虽面临诸多挑战,却也因禁止资金池和期限错配业务后养老理财资金的长期限优势凸显、消除多层嵌套后养老理财产品成本得以控制、同业类理财收缩下零售养老理财将更受青睐等利好因素有望逆势增长,而对FOF和MOM模式的有效运用、研判产业并购重组商机、以及关注投资于资产证券化(ABS)领域则是目前银行养老理财产品逆势实现逆势突围的重要突破口。本课题包含五部分内容:资管业务与银行理财产品的边界与内涵;我国银行养老理财产品发展情况;资管新规下银行养老理财的挑战和机遇;资管新规下银行养老理财产品发展趋势与思路;结语。

  2017-2018年,我国金融行业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为底线,以推动银行理财回归代客理财的资产管理业务本源为宗旨,在央行主导、银保监会、证监会的共同协调下,资产管理监管框架日趋统一、严格。短期来看,资管规则的变化一方面可能导致过去几年银行表外融资业务模式难以为继,银行业理财、同业理财市场规模双降;另一方面将对底层债券等资产提出更高的估值和评级要求,进而导致市场流动性紧缩。但长期来看,监管标准的日趋统一和完善将为资产管理行业后续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可能倒逼银行业理财产品结构、甚至是资产负债结构日益的优化调整。

  银行理财是我国资管行业中的核心环节,也是资管规则变化下影响最为深刻的领域。养老理财产品在我国商业银行尚处于“星星之火”的态势,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广泛重视和高度预期,却始终未能形成规模、自成体系。在当前低利率、控杠杆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在资管规则变化转型的过渡阶段,养老理财产品如何凭借自身投资期限较长、对较低收益率容忍度较强、投资人风险偏好较低、逆经济周期等特点,利用好本轮资管规则变化带来的资本“脱虚向实”、银行理财产品久期延长等积极效应,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短期内受到冲击的大环境下,转危机为机遇,带动整个银行理财产品体系结构的优化和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是本文想要展开探讨和剖析的核心问题。

  当前以去杠杆、打破刚性兑付、实施净值化管理、取消多层嵌套、强化主动管理、禁止资金池业务为主要内容的资管规则的变化给商业银行养老理财产品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但总体来说,机遇大于挑战。

  我们看到,《资管新规》对银行养老理财产品的作用既有相容的,也有相悖的,在某些方面能产生合力,在某些方面作用力又会相互抵消:一是《资管新规》如能真正贯彻执行,从长远上来能消除当前理财产品面临的多层嵌套问题,有效降低投资者的购买成本;却可能在短期内抬高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使得理财产品的发行成本上升。二是随着传统非标资产投向受到更多制度规范限制,银行理财产品可投资产大幅收缩,“资产荒”问题将日益严重,但是,标准化及权益类投资或将成为银行需要挖掘和开拓的新的投资方向。

  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制度环境,银行理财产品中的养老理财产品却有望在逆势中突出重围,展露新的生机。首先,在充分发挥养老理财产品特色的前提下,养老理财资金的长期限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资管新规》要求禁止资金池和期限错配业务的要求得以贯彻实施的情况下将愈发凸显。其次,在商业银行投资于权益类资产的风险识别和管控能力得以切实提升的前提下,利用好银行养老理财产品的长期限优势,通过充分利用FOF、MOM等具有主动管理及混合资产配置作用的、且受当前制度规范认可的新的业务模式,将一定比例养老理财产品资金投资于权益类资产,尤其可投资于具有较高投资潜力和价值的产业升级和并购重组方面的权益类资产,并做好产品的净值管理工作,可抵御当下各种制度规范对于银行理财资金投资于非标资产的限制,进一步拓宽银行养老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真正形成银行养老理财产品的特色差异化优势,做到各家银行“百花齐放”,而非均采用较为雷同的投资经营策略。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