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金融 > 其他
中国式“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作者:   来源: 快资讯  2018-09-03
 
  2018年8月初,银保监会发布了《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扩大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开展范围的通知》,把“以房养老”这一话题再次点燃。
  回顾“以房养老”在中国的试点历程,从2014年7月到2018年8月,四年间实行过程艰难无比,仅幸福人寿一家保险公司开展此业务,仅98户家庭139家老人完成承保手续。甚至天津自2016年7月开展试点以来,至今仍无一个投保案例。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以房养老”已是西方发达国家较为常见的一种养老模式。那为何看似合理的养老措施,在中国试点四年却遭冷遇呢?
 
  中国人对房子有很深的寄托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中国人历来对房子都有很深的寄托,房子就是家。在中国人的心里,家的意义特别深刻,对于房子有不一般的情感。所以即便要集齐“六个钱包”,也特别执着于买房。
  在中国,很多人都不会选择在年老的时候会将房子进行售卖,而是将财产留给自己的后代。这一传统在很大程度上使很多国人从心理上产生对“以房养老”的抗拒,从根本上阻碍了"以房养老"的实行。
 
  中国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
 
  近年来,虽然中国楼市调控一直升级,但房价仍处于高位,一线城市房价直线飙升,三四线房价也破万。对于很多家庭而言,房子并不是简单就可以触手可得。随着房价日渐抬升,出于升值、保值、抗风险的考虑,房子成为了人们口中"稳赚不赔"的投资。
  以现有“以房养老保险”产品为例,假设一个老人持有一套价值100万元的房产,然后把价值100万元的房子交给银行。每个月可领取2514元。假设老人今年60岁,预期寿命86岁。等老人去世的时候,才不过领取26*3=78万元。虽然老人去世后,房子可能会折价出售,剩余的钱留给他们的子女,但还是存在收不回与房子对等价值的钱。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对赌,这一笔钱可能也可能收不回来,不能一概而论。这也是很多老人顾虑的一个点。
  另外,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量,对老年人房产的评估价往往低于市场交易价,这也会影响老年人的投保热情。
 
  “以房养老”机制还不完善
 
  “以房养老”是一种相对小众的非主流养老方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金融服务工具和产品,是一种市场行为,而不是一项养老政策。
  同时,以房养老保险的中间各个环节也存在诸多风险,例如相关法律制度存在缺失,对于投保人以及保险机构的法律保障尚且不足。在四年试点过程中,“以房养老”骗局的新闻屡见不鲜。
  其次,由于以房养老保险产品设计复杂,风险分散机制不完善,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属于微利经营,无法调动保险公司的积极性,因此供给能力和意愿不足。
  针对“以房养老”遇冷这一情况,银保监会8月初发布的《关于扩大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开展范围的通知》指出,要进一步深化商业养老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老年人差异化、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说明“以房养老”正在国家层面的指导下开始有意识作出改变。
  安居客房产分析师认为,要刺激以房养老保险市场,首先要先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地配备服务模式。其次,要建立可视化的第三方监督体系,保障交易过程公平合理。同时,要建立信誉背书体系,有力保障老年人和保险机构的相关权益。另外,我们还要借鉴其他发达国家“以房养老”的经验,例如美国早就在上世纪80年代创立以房养老保险,目前模式较为成熟。
  另外,安居客房产分析师表示,“以房养老”仍有可取之处。有些老人的房子没有传承的需要,可以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按月领取一笔养老金,可以补贴每年不少的自费用药费用,也改善老年的生活品质。这不失为一种养老的好方式。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