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金融 > 其他
董克用姚余栋: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现状、挑战与趋势研判——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现状
作者:   来源: 养老金融50人论坛  2019-03-21

  养老金融是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和养老服务金融的一个系统性的概念体系。目前在政府和市场通力合作的背景下,养老金金融步入新的轨道,养老服务金融成效初现,养老产业金融持续发力。但与此同时,我国养老金融的发展依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在养老金金融方面,制度设计有待完善,资产管理能力仍需提升;在养老服务金融方面,多方因素制约,需求和供给不匹配;在养老产业金融方面,不确定因素增加,机遇与风险并存。尽管一系列挑战制约了我国目前养老金融的发展速度,但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将长期存在的背景下,养老需求也将持续增加,我国养老金融发展的未来前景依然广阔。未来应进一步完善养老金结构,提高养老金资产管理效率,推动养老金金融的完善;同时要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养老服务金融供需双方动力,培育和扩大养老服务金融市场;此外还应进一步细化养老产业金融政策,优化养老产业融资效率,促进养老产业金融的快速发展。基于此,《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8)》对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现状、挑战与趋势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现状、挑战与趋势研判总报告。总报告分为五部分:“养老金融”概念及其内涵界定;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现状;中国养老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中国养老金融发展趋势研判;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的建议与思考。
 
  (一)政策不断完善,养老金金融步入新的轨道
 
  1.政策密集出台,养老金体系改革打开了新的局面
  2017年以来,养老金制度改革持续推进,一系列政策文件密集出台为我国养老金体系完善提供了有力支撑。2017年12月18日,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企业年金办法》,2017年6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2018年3月2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2018年4月12日,财政部发布的《财政部税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一系列政策规定从不同方面为我国养老金体系的完善提供了政策支持。
  第一,企业年金制度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企业年金办法》的出台,将“自愿建立”改为“自主建立”,并增加“国家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同时增加了一系列包括企业年金关于税收及财务管理的执行依据、企业年金方案变更和终止、缴费中止和恢复、企业年金待遇领取方式等内容,此外,还降低了企业缴费和总缴费的上限,对企业缴费的分配差距进行限定,明确了企业缴费的归属机制,一系列规定使得企业年金制度得到进一步规范,更有利于维护雇主和职工的个人权益。
  第二,商业保险在养老领域的作用得到进一步明确。《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商业养老保险是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意见》还确立了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目标,从四个方面具体部署推动商业养老保险发展。一是创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和服务。二是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三是推进商业养老保险资金安全稳健运营。四是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第三,公募基金行业服务个人养老投资进入了新的阶段。作为养老基金领域的纲领性文件,《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养老基金产品开始进行规范化的运作阶段,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服务个人养老投资进入了新的阶段,也意味着个人养老投资者将拥有更多、更适合的养老投资工具。《指引》从产品类型、投资策略、投资比例及运作方式、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要求、适当性安排等方面对养老目标基金的推出进行了详细安排。
  第四,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的发布,标志着酝酿十余年之久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终于落地,自2018年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实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同时,《通知》还指出试点结束后,根据试点情况并结合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制度建设的实际,有序扩大参与的金融机构和产品范围,将公募基金等产品纳入个人商业养老账户投资范围。
  2.基本养老金稳定发展,补充养老进入新阶段
  根据《2017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截止2017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4029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364万人。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43310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全年基金总支出38052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43885亿元。与此同时,根据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统计数据,2017年底,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的资产总额22231.24亿元。其中,基金权益20716.90亿元。在基金权益总额中,全国社保基金权益18302.03亿元,个人账户基金权益1274.06亿元,地方委托资金权益1140.81亿元。全国社保基金突破2.2万亿元,持续为应对老龄化高峰期养老金支提供有力保障。总体来看,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发展比较稳定。
  根据《2017年度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数据,截至2017年底,企业年金运作资产规模超过1.2万亿元,较2016年末增加约0.18万亿元;运作组合达3568个,较2016年末增加361个。从规模增速来看,虽然2017年终止了连续数年的下降势头,较去年基本持平、稍有回升,增速为16.56%,但受基数持续增加以及参保企业和职工数量增速放缓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年金已告别高速发展期,投资运作步入低增长时代,未来主要趋势仍旧为存量博弈。
  3.养老金市场化运营顺利推进,基本养老金与职业年金均有突破
  自《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和《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养老金市场化运营工作顺利推进。2017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已先后在北京、安徽等9个省(区、市)签署了4300亿元的委托投资合同,2731.5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江苏、浙江、甘肃、西藏4省(区)政府已审议通过委托投资计划。随着职业年金落地工作的推进,各省正在积极研究并不断推出地区性的职业年金实施办法。2017年8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自治区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拉开各地职业年金地方性办法出台的序幕。随后,共有福建、海南、河北、山东陆续发布了当地的实施办法,在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分别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职业年金计划的设置及基金管理相关规定进行了完善和补充。2017年12月1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评选委员会公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保险管理局新建职业年金计划法人受托机构招标中标结果,选出8家法人受托机构担任新疆自治区职业年金的受托人。此后,中直机关央保中心和山东省,先后于2018年6月末进行了受托管理机构评选。山东省分A、B组公布了入围的8家机构,而央保中心除了7家正式当选受托人外,还有1家受托人候补机构,标志着职业年金市场化投资落地又向前迈出一步。
  4.股市慢牛行情支撑下,养老金投资收益有所回升
  企业年金与社保基金收益率在2017年均有所回升,但社保业绩表现更加亮眼。回顾2017年权益市场,A股市场在盈利支撑下出现结构性慢牛行情,大盘蓝筹股表现较好,带动指数整体上涨,指数整体呈震荡走高态势。企业年金方面,2017年整体收益率5.00%,较去年整体表现有所提升,其中含权组合收益率5.15%;固收组合收益率4.30%。在017年企业年金实际运作资产中,投管人管理规模12391亿元,受托直投146亿元,分别占比99:1,可见常规的组合管理仍是主流。社保基金方面,2017年基金权益投资收益额1,846.14亿元,投资收益率9.68%。更值得关注的是,社保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8.44%,累计投资收益额10,073.99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元。
  5.养老金产品快速发展,资产管理出现新动向
  随着养老金资产配置重要性与日俱增,养老金产品作为吸引增量资金和实现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越来越获得投资管理人、法人受托、理事会和部分委托人的关注和重视。2017年底,全行业已运作养老金产品268只,较2016年底新增89只;全市场运作养老金产品规模达到3502亿元,相较2016年底增加1288亿元,且养老金产品占企业年金规模的比重在上升,从2013年的2.58%上升至2017年末的27.19%,从产品投资收益情况来看,2014年-2017年间,混合型养老金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8.37%,高于普通年金组合平均收益率6.76%,[考虑到混合型养老金产品与普通年金组合资产配置相似,业绩具有一定可比性。]体现出了养老金产品在运营效率和投资收益提升上一定的效果。
  在企业年金资产管理方面,法人受托机构的整体市场份额持续增加。2017年法人受托的市场份额达到65.6%,占比超过2/3。而理事会受托的市场份额占比从前些年的近40%,下降至2017年的34.4%。从法人受托内部情况来看,保险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也进一步提高,2017年市场份额达到76.1%。与之相对,银行系份额缩减至22.80%,信托机构逐渐销声匿迹。此外,受益于多牌照优势,保险系投管人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2017年,保险系投管人的市场规模占比接近55%,而基金行业市场份额逐步下降到37%,券商市场份额逐步缩减至不足8%。保险系管理资产份额稳步上升主要原因在于保险机构兼具受托、投管和账管业务资格,业务协同度较高,人员配置也比较充足。
 
  (二)行业广泛探索,养老服务金融成效初现
 
  1.政策不断完善,养老服务金融发展路径逐步清晰
  近年来,我国不断重视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把发展养老服务金融作为其重要环节之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支持养老服务金融发展的政策文件,为我国养老服务金融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基础。2013年9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该《意见》首次提出将老年金融服务作为养老服务业的一部分,并提出要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同时明确提出要引导和规范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理财、信贷、保险等产品,这成为国家层面首次将养老和金融结合在一起的指导文件。2016年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不仅从国家层面阐释了金融支持养老服务的重大意义,而且从不同角度对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做出了具体部署和安排,被视为养老金融领域最为规范、全面的政策文件之一。此后,2016年12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2017年6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2018年2月11日,证监会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等等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的出台,初步明确了养老服务金融的发展路径,为我国养老服务金融的发展提供了目标和指引。
  2.业界广泛实践,养老服务金融产品呈多元发展趋势
  在政策鼓励和支持下,金融机构加快在养老服务金融领域的探索和创新,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机构逐渐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养老金融服务内容不断丰富。作为拥有最为广泛的客户群体以及居民信任度最高的金融机构,银行是广大居民获取养老投资或理财产品信息的最主要渠道,而且银行存款或银行理财是大部分人进行养老投资和理财的首选,近年来银行业开发了一系列专业养老服务金融产品,如养老理财产品和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等,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诸多优质的养老服务金融产品。同样,在风险分散和长期资金管理方面具备的独特优势的保险行业在养老财富管理方面也提供了包括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和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金融产品,个人养老保障的实现方面发挥着巨大功能。同时,基金行业在满足居民养老金融需求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随着《养老型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指引》的正式实施以及首批14支养老目标基金产品正式获批标志着基金行业的养老服务金融产品正式落地。此外,在安全和效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的信托业开辟的养老信托开始受到市场关注,为国民养老财富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在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发力下,养老服务金融产品多元化的趋势不断显现。
  3.服务备受关注,养老服务金融便捷性日益提高
  依托于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完善养老金融服务的发展环境,创新金融市场工具,提供便捷性的养老金融支持是养老服务金融的重要目标。由于中老年客户是养老服务金融的主体,其面临着出行不便、视听力受限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完善满足不同的服务需求。在硬件方面,针对老年群体行动不便的特征,不少金融机构进行了网点优化和适老化改造;在软件方面,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的影响下,中老年群体对于移动支付等现代化的金融服务的接受度有了较大水平的提升,通过线下实现便捷性的支付、购买养老理财等均成为中老年群体的重要选择,而且不少金融机构开始探索专门针对老年群体的金融服务技术以保障资金安全,此外,大部分金融机构开始探索综合性、一体化的养老金融服务产品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三)多方协同发展,养老产业金融持续发力
 
  1.政府部门支持,明晰了养老产业金融发展方向
  政策性支持和引导是养老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出台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在鼓励各地发展适宜的养老产业之外,通过一系列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推出,进一步明晰了养老产业金融发展方向。一方面,通过大力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降低外资进入门槛,在推动市场性金融手段创新的同时,不断加强政策性金融手段的规划范化进程,从而更好地为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另一方面,医养结合成为政府养老产业金融支持的重点方向,从2017年发布的各类与养老产业金融有关的政策可以看出,医养结合领域是商业养老保险、产业专项债、PPP的重点投资领域,这为养老产业金融的发展明晰了重点方向;此外,养老产业金融市场监管日渐呈现规范化趋势,金融工具的杠杆性和投资者的非理性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会放大产业风险,引发企业危机,因此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手段如规范政策性金融工具,明确投资领域以及整顿养老产业金融市场,加强PPP项目规范管理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养老产业金融工具的规制和管制,以促进养老金融产业良性快速发展。
  2.金融市场助力,推动养老产业金融规模化发展
  从2013年养老产业元年起,经过近5年的发展,养老产业从萌芽阶段逐步走向产业化和规模化阶段。产业内成熟优质的企业和机构渐增,产业盈利增长回归正常值,社会资本逐步涌入,符合时代发展的商业模式正在形成,这都意味着养老产业的成熟度不断提高,向产业成长期迈进。随着老龄化程度、消费意愿、消费能力的逐年提高,消费力将进一步释放,加之健康养老产业先行者在养老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上的摸索与逐渐清晰化,我国将逐渐走上养老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快车道。在规模化连锁化过程中,大部分企业难以长期大量依靠自有资金,这就给资本方带来机遇。企业的规模化初期是金融机构进入的最佳时机,在企业探索出成熟商业模式之后,快速通过资本的力量进行机构并购整合、品牌植入和模式推广,形成区域化甚至全国化布局之后,资本通过企业上市形成退出通道,获得资本溢价,从而实现双赢。
  3.企业谨慎布局,养老产业金融走向协同化发展
  2016年养老产业并购出现热潮,经过一年发展,被并购方大部分并入并购方产业体系内,但同时也有一些并购方经过一年探索,由于没有找出养老业务与其主营业务的协同点,就丧失了持续并购动力,不再把资源和资本大量投入养老产业,转而回归主营业务,寻找其他产业方向。总结来看,多业务集团性上市公司主要以并购方式进入养老产业,能否持续在养老产业内深入,关键是是否拥有清晰的产业布局方向,同时与其原有业务的协同性也是重要影响因素。经过产业产业并购高潮及其发展结局,在未来三年内大量有并购意向的企业布局将更加谨慎,大多数没有形成成熟战略的企业,将会逐渐放弃在养老产业内的摸索,大浪淘沙,留下的企业将凭借其成熟的模式、可信赖的品牌优势,通过养老业务与其主营业务的协同化发展,最终获得产业爆发的红利。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