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金融 > 其他
楼继伟:建议监管部门将社保基金投资基准长期化
作者:   来源: 新浪财经  2020-01-15


  111日消息,2020年全球财富管理论坛首季峰会今日在京举办。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理事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楼继伟出席并发表演讲。楼继伟指出,养老金的投资管理要从负债端和资产端两个方面入手。负债端的结构是决定性的,指导了资产端的策略。他建议,将社保基金投资基准长期化。

  楼继伟表示,根据1994年世界银行提出的养老金“三支柱”的概念,养老金可以划分为政府实施普遍保障的第一支柱,在我国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以职业群体缴费形成的第二支柱,在我国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以私人养老金储蓄投资形成的第三支柱,包括商业养老保险等。

  还有由中央财政拨款形成的全国社会保障储备基金,这是作为第一支柱的重要补充。根据目前的公开资料来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累计结余约5万余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约2.4万亿元,职业年金约8000亿元,企业年金约1.6万亿元,商业养老保险约1000亿元。国内各类型养老金的总规模超过10万亿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部分主要投资于国债和银行存款。

  由于我国社会保险是以省级管理为主,一些省份将部分结余委托给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来管理,总额约9000亿,这都属于5万亿里面的,其余的基本都是放在国债和银行存款。

  在三支柱体系下,首先是确定三支柱在总替代率中的占比。假定总替代率70%是恰当的,社会可接受的,则第一支柱占比过高,第二、第三支柱发展的空间就较小。我国第一支柱替代率设计时为60%,第二、第三支柱发展的空间就很小。近年来,第一支柱的替代率逐步下降。目前,全国平均已不足50%,今后的趋势可能还会下降。有没有可能发展第二、第三支柱,使总替代率达到90%-100%,甚至更高?实际上不可能。

  第一,尽管有税收、税优的政策,企业和个人也不愿在当期过多地积累,那样会使企业和个人受到难以承受当期压力。

  第二,如果退休后,收入与在职收入相差无几,甚至更高,谁不愿意早退休呢?整个经济将丧失竞争力。

  第三,退休后的消费常规下应低于在职消费,因为通常已无购房、养育子女等方面的压力,这些都是基于大概率的分析,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说由于有的省、市的社平工资高,使得一些职工群体替代率高于100%。还有如退休后住房仍无保障,仍要照顾残疾子女等等,这不属于养老保险讨论的范围,这属于社会救助的范围。

  按这样的大概率分析,做一些统计比较,可以发现美国和加拿大三支柱覆盖比较均衡,第一支柱替代率在30%-40%之间。第二支柱大致与第一支柱相当,第三支柱作为补充,这是美加的情况。

  欧洲第一支柱替代率高,多为50%60%,相比之下第二第三支柱发展就比较弱。

  我国社会养老替代去今后还会下降一段时间,这样第二第三支柱发展空间会逐步加大。第一支柱的替代率为什么会下降?

  第一,老龄化发展太快,2001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达到了7.1%,突破了国际通行老龄化这个标准7%的界限,2018年占比达到了11.9%

  第二,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率比较高,为8%+20%,企业负担重,从去年开始分两步,分两年降到8%+16%,收入来源减少。

  第三,财政的社会保险补贴占比高,根据公开的数据,2017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约3.358亿,其中来自一般预算补助约4900亿,与当年的收支结余相当,当年的收支结余全是财政补贴型的。财政政策正处于减税周期,没有多少余力再大幅度增加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

  这些收入端的减收因素,都会压低第一支柱的替代率。提升第一支柱是受替代率的因素也不少。

  第一,缴费征管效率提升,目前征收效率不足80%

  第二,引入更强更透明的机制,多缴多得,激励参保人的积极性。

  第三,全国统筹起步。2018年全国统筹从3%起步,每年提高0.5%,按此,今年应当达到4%,占企业缴费20%的四分之一,力度逐步增大。今后要实现全国统筹。

  第四,发展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用于弥补改革初期社统缴费造成的收入缺口,目前先按10%的比例,今年完成资本化转,这是国务院的任务,今年要完成。

  在全国能够化转7.5万亿国有资本,贴现回溯到1998年改革起步的年份,理论上能够弥补刚才说的这个缺口。但是如果国有资本分红率远低于20年来年化给付提标率9%以上,如果达不到这个水平,除非今后给付提标率下降,不然相应的缺口还会增加。

  第五,加强精算平衡,精算公式中人口的预期寿命,老龄化趋势,投资收益率等都是客观的,难以做出调整。可调整的如缴费标准、给付标准和领取养老金年龄的调整都很难。

  这5项维持替代率不下降的因素,都需艰苦的结构性改革,而且见效不会很快。反过来,导致替代率下降的这些趋势是持续性的,估计第一支柱的替代率还会下降。

  第二支柱主要是企业年金,按照税收政策,企业提取的年金可按工资总额的5%在成本中列支,这是一个税优政策。目前,缺乏的是在年金投资阶段的税收优惠,建议考虑年金委托封闭的投资基金操作,用于再投资的投资收益给予免税。

  第三支柱暨税优型个人储蓄商业养老保险和目标日期年金,今后发展不会很快。主要是按我国税制,个人所得税的税优安排很难精准的执行,我国个人所得税基础扣除高,5000块,有六项专项扣分,目前正在推出三地试点:上海、福建、厦门。按1000块钱一个月给予税基扣除,中等收入阶层基本无感。加大扣除金额,则指向更高收入者。因此,今后更大可能加大发展的是第二支柱。

  这是第一个,讲完了养老保险结构,从负债端看。

  第二个,推动养老金投资策略,与负债结构相匹配。如何把握负债端的结构?决定投资端的结构。第一支柱的阶段性结余用于投资,是主权养老金的投资策略。由于基金的流入、流出是可以测定的,用于投资的部分主要是助力于全社会养老金整体代际补偿,投资策略是跨周期绝对回报,能够忍受短期波动,同时也要把投资风险,投资负债的风险收益特征不同的产品,甚至国别上去,降低风险集中度。

  第二支柱的投资人按各企业要求进行投资,由于不是全国范围的统筹共计,和整体代际补偿,投资可忍受的波动要小,就要相对保守。固收类的占比就要提高。

  第三支柱的投资人按照预计的需求设计产品,由个人投资者进行购买,由于该类产品主要面向个人,要考虑个人投资者的个性化需要,针对参与者的风险偏好,各类资产配置的比例相应进行调整,往往是参与者随着年龄的推移,风险的偏好,从激进向保守转变。所以要给他们设计不同的策略。

  在养老机构对基金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投资基准则是开展投资工作的指挥棒,也是机构投资人进行资产配置的出发点。如何设立一个合适的基准和合理的考核周期?需要结合资金的性质和偿付压力进行综合考量。

  整体上看,养老金的平均久期都长于市场中其他的资金,其中主权养老金的久期可以跨越商业周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在选择投资基准和配置周期时关注长期目标,从而获得更好的累计回报。

  可以跨越商业周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在选择投资基准和配置周期时,关注长期目标,从而获得更好的累计回报。投资基准应当建议用长期滚动绝对年化回报的方式设定,回报率不宜设定过高,有利于管理人努力管理,但不过分冒险。滚动周期当然要与不同类型的养老金负债的结构相匹配,这就不一一再说了。投资基准的设定主要来自于委托人,同时要注意管理人的意见。我在全国社保基金工作时,做配置决策最纠结的是基准不准。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基准是年度绝对回报,这不是长期主权基金示意的基准。按此基准配置,需大幅度压缩股权类占比,以减少波动,也降低了收益。理事会自行承担风险,决定按5年滚动绝对回报做配置。基准明确之后就是配置,就必须把资金分散到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上去,如何配置。

  首先是对自身能力的把握,能否把握每种产品的收益风险特征,以及数据维护一致性、风险控制覆盖率、信息系统实时响应性,机构专注力等,都是自身能力。自身能力不足,配置就要简单化。例如,股债比为64,股票全部是被动策略,债全部都是利率产品。能力强,股类的产品就可以增加主动策略,债类除利率产品外,还可以配置信用债,甚至困境债,还可以一般产品自营,附加产品委托。按照风险分散的要求,应当允许配置一部分海外市场。特别是反全球化浪潮之下,当前各市场之间的相关性下降,监管部门可以对海外投资封闭式管理收益只能汇回,这样可以保持资本项目的适当的管制。我并不是因为今天是开放环境下的养老金管理才说这个话的,就应该允许做长期投资的配置一部分海外市场。

  在成熟市场资产配置解释了投资收益90%以上的原因。我国市场不成熟,也解释了80%,要有定力。在周密调研的基础上,年度配置只在长期配置基础上做小幅偏离,不要相信熊牛、转换等鼓噪,要更加相信长期配置方案表达的下浮比。我国配置解释度低于成熟市场,还说明确有择时、择股、择风格的空间,这也是机构投资人收益大散户收益3倍以上的主要原因。但这个空间不是留给配置大幅度偏移的,是留给投研团队和外部管理人的。在纪律约束之下,给予一定的自主调仓的空间,是可以得到超额回报的。这个过程也是使得我国市场机构化,成熟化的过程。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