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金融 > 其他
起步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银行纷纷发力“养老理财”市场
作者:   来源: 新闻晨报  2020-09-2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障需求迅速增长,养老概念在资管市场快速升温,银行也纷纷发力“养老理财”市场。目前处于起步阶段的银行养老理财产品规模不大、风险较低、运作期限较长,还有不少地方有待优化。

 

  银行理财子公司成参与主体

  银保监会在今年年初的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引导银行理财和信托业稳妥转型,建立完善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在优化金融产品结构和机构体系的同时,为资本市场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打牢基础。早在去年6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提出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养老目标基金等金融产品都可以成为养老第三支柱的产品。有这些政策红利的加持,养老理财有着广阔的市场。

  而随着资管新规及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养老理财也成为银行机构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之ー。根据普益标准统计,截至915日,2020年市场共发行银行理财产品75011款,养老金理财产品占179款,其中65款来自银行理财子公司。今年以来,已有中银理财、建信理财、光大理财、交银理财等6家理财子公司推出了养老理财系列产品,同时还有多家理财子公司均将养老主题产品列为产品体系中,多款产品有待面市。未来,随着更多理财子公司获批理,银行理财子公司有望成为养老理财市场重要参与主体之一。

 

  养老理财产品风险较低

  根据统计,目前银行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大多投资风险较低,以中等风险、中低风险、低风险为主,其中,低风险产品占比最大;从产品类型上看,多为固定收益类产品;从期限上看,运作期限普遍较长,35年的产品占比较高。

  业内人士表示,以往许多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在36个月之间,这么短期限的资金做资产配置和投资是非常困难的,因而存在比较严重的期限错配问题。在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期限错配的现象将被禁止,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必然要被拉长。而购买养老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很多都对长期投资宽容度较高,因而养老理财产品期限能被拉长,资金配置上具有先天优势。

  与基金公司的养老产品线相比,银行养老理财产品投资风险较低,符合老年人的投资习惯。但当前的养老理财产品中,还有不少是保本型产品,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保本型产品将会消失,保本养老理财产品也需要逐渐向净值型产品转型。银行养老型理财产品的定位仍然是理财产品,并不是储蓄产品,既然是理财产品,就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不少养老理财需求者追求更低的风险甚至是保本要求,这一点在资管新规出台后,受到了更大的挑战。

  由于相关政策尚未正式推出,监管机构针对养老理财产品对银行提出窗口指导。虽然具体口径各家银行不同,但总体上均是要求现阶段不要强调银行理财的养老属性,具体要求包括产品中不能包含“养老”字样、不能公开宣传此类产品等。“可能是担心给投资者造成安全保本的误导。”一位银行人士表示。

 

  养老理财产品还需优化

  根据如今养老理财市场供需情况与监管导向,未来银行机构需积极布局养老理财业务,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深度参与到养老体系优化完善的进程中。

  有分析人士认为,银行应整合内外部资源,及时解决养老金融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产品的碎片化和养老金融业务模式的碎片化。商业银行要依托证券、保险、信托、融资租赁等平台优势,为养老产业企业提供上市融资等多元化融资服务。

  还需要明确养老理财产品的销售对象应该是有养老资产储备和保值增值需求的客户,而不仅仅局限于老年群体,很多年轻人对未来也有养老的计划和安排。银行资管机构可以充分把握养老需求,根据年龄结构细分客户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提供个性化的养老理财服务;根据财富状况细分产品类型,平衡流动性与收益率的关系,在满足客户基本养老需求的同时提供一定的增值服务。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机构还应适当布局权益类资产,兼顾稳健与收益目标,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实现养老资金的保值增值。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