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金融 > 其他
国民养老来了!“中农工交建”齐下场新势力老套路齐角逐
作者:   来源: 新浪财经  2021-08-25


  传闻已久的“国民养老”终于落地。

  818日,中国保险业协会官网发布《关于拟设立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有关情况的信息披露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披露拟设立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民养老”)的有关情况。

  根据《公告》,国民养老由17家公司发起设立,注册资金高达111.5亿元,注册地位于北京市西城区。

  此前,坊间“有关部门将设立专门机构经营个人养老金”的消息甚嚣尘上,普遍认为该机构一旦成立或将彻底颠覆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养老保险、年金业务等。

  所以,国民养老真的是那个有可能颠覆保险行业格局的大杀器么?

 

  银行组团抢业务?国民养老拟成立,银行系公司持股比例达71.29%

  在一个版本的传闻,保险公司也将参股国民养老并占据重要地位,但从《公告》来看,上述传闻显然是有误的,实际上,银行理财子公司才是绝对的主导。

  国民养老有17位发起人,持股比例并列第一的是“工农中交建”五大国有银行旗下理财子公司,5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各出资10亿元,持股比例均为8.97%,合计持股比例高达44.85%

  此外,北京国资委旗下的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央企国新控股旗下的国新资本有限公司也各出资10亿元,各自持有8.97%的股份。

  持股比例位居第二位的是邮储银行旗下的理财子公司,中邮理财,其出资6.5亿元,占比5.83%

  持股比例并列第三的为几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旗下理财子公司、资本管理公司,包括中信银行旗下的信银理财,招商银行旗下的招银理财,兴业银行旗下的兴银理财,以及民生银行旗下的民银金投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他们各投资5亿元,持股比例同为4.48%

  此外,北京市西城区国资委旗下的北京熙诚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也持有4.48%的股份,并列第三大股东。

  华夏银行旗下理财子公司华夏理财、中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则各出资3亿元,分别持股2.69%;泰康人寿以及中央汇金作为第一大股东的中金浦成投资有限公司各出资2亿元,持股比例1.79%

  整体来看,银行旗下理财子公司以及资本管理公司合计持股比例高达71.29%,国民养老妥妥的堪称“银行系险企”。

  而其余股东也多为央企、国企,只有泰康人寿,不仅是股东中唯一一家保险公司,还是唯一的一家民营公司。

  

  资本金从传闻中的300亿缩水至111.5亿元,或从侧面证明发起人“理性”?

  背靠国有大行,国民养老保险甫一成立注册资本金就高达111.5亿元,无新成立保险公司可与之匹敌,即便与成立良久的保险公司相比较,也算是“财大气粗”,在全部保险公司中可排到第12名。

  不过,这一注册资本与此前媒体报道尚有一定出入。最早,有媒体称其注册资本金将高达300亿元。

  很显然,与300亿元相比,国民养老111.5亿元的注册资本金实际上已经是严重缩水,即便是与最近成立的另外一家中字头险企——中国农业再保险161亿元的注册资本金相比,也相形见绌。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如若消息属实,这或许从某一个侧面说明发起企业整体对该公司持谨慎态度,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狂热”。

 

  两项新增业务,“商业养老计划管理业务”“兼业保险代理”说明了什么?

  根据《公告》,国民养老经营范围包括以下业务类型:

  商业养老计划管理业务;受托管理委托人委托的以养老保障为目的的人民币、外币资金;团体养老保险及年金业务;个人养老保险及年金业务;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团体人寿保险业务;团体长期健康保险业务;个人长期健康保险业务等业务;上述保险业务的再保险业务;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保险资金运用业务;与上述业务有关的咨询服务业务;保险兼业代理;经中国银保监会及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

  对比其他几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经营范围,会发现国民养老绝大部分业务类型其他养老保险公司也有经营,但唯独两项是例外,一是“商业养老计划管理业务”,二是“保险兼业代理”。

  “保险兼业代理”尚容易理解,意味着其或许可以兼业经营其他类型的保险产品,但“商业养老计划管理业务”却令业内人士百思不得其解。从其他公司的经营范围可以推测,这既不是团体养老保险或年金业务,也非个人养老保险或年金业务。

  

  国民养老,会否对保险公司养老保险以及年金业务产生颠覆性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加快养老第三支柱改革的呼声愈发高涨,各种市场传闻甚嚣尘上,这其中,有关部门将设立专门养老金机构,设计专属养老金产品的传闻更引发保险业界高度关注。毕竟,面对“养老金”这一天量市场,保险公司可不想缺位。

  2020年末,在第十届中国社科院社会保障论坛上,时任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发表演讲时也提及“很有必要在当前阶段建立专门的机构经营管理个人养老金融”,以及“开发和推出标准化的养老金融产品”等,更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此事的关注度。

  “很有必要在当前阶段建立专门的机构经营管理个人养老金融,以便培育和引导公众长期投资和养老投资的意识和文化,以便在较短时间之内能够聚集较大规模的商业养老资金,也有利于在短期之内能够开发和推出标准化的养老金融产品,给予市场一个示范和带动,在条件成熟以后,在积累经验以后,再大力推广。而且,一定要能够进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长期回报、有长远眼光的股东来做商业养老金融公司的股东。”

  “国民养老”是否就是传说的中的经营管理个人养老金融的专门机构尚未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其性质就是一家养老保险公司,也需要与其他养老保险公司一样接受同样的监管,并没有凌驾于其他养老保险公司之上。

  当然就目前的业务范围而言,国民养老相较其他养老保险公司多出了一项“商业养老计划管理业务”,但也不能就此推断其他养老保险公司将来不能申请该项业务资质。

  从这一点来看,未来国民养老有可能依托股东优势迅速占据重要市场地位,但谈对保险行业的“颠覆性影响”为时尚早。

 

  国民养老背后,究竟是一盘什么样的大棋?

  近年来,保险业一直积极谋求在第三支柱养老保障发展方面有所作为,2018年,税延养老险的试点曾给业界人士带来巨大想象空间,然而受制于试点范围小、税优力度小、运营体验不佳等因素,税延养老险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爆发,甚至后续没有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20215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同时配发《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方案》,决定从202161日起,在浙江省(含宁波市)和重庆市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6家保险公司人保寿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太保寿险、泰康人寿、新华保险参与试点。这是商业保险公司从产品革新的角度出发,对于“第三支柱”的又一次有组织的“进军”。

  在商业保险公司的努力之外,实际上,一项更宏大的制度设计正在推进。22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领导称养老保险第三层次制度已经形成初步思路,将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

  而据媒体报道,所谓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就是为每一个加入第三支柱的人建立一个养老金账户,通过该账户,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养老金积累目标等,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构建自己的养老金投资组合,可投资的产品包括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在账户制之下,税收政策享有主体是账户持有人,而非某一具体的产品,购买所有符合条件的金融产品都可以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

  “国民养老”将来会否在“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建设中承担重要职能尚未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本身,已经远远超过“养老保险”的字面意义。

  202010月,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参加当年的金融街论坛时曾对于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障的重要性做详细阐述:

  “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障,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养老保险支出压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同时,也可集中长期稳定资金,探索跨周期投资模式,成为资本市场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重要力量,从根本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满足基础建设和科技创新的资金需要。当前我国居民金融总资产已达到160万亿元,其中90多万亿元为银行存款,而且绝大多数低于一年期限。可转换为终身养老财务资源的金融资产,规模十分庞大,优势非常明显。”

  “集中长期稳定资金”、“成为资本市场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重要力量”、“满足基础建设和科技创新的资金需要”……可以看到,“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从来都不仅仅是商业保险公司的一项业务,其不仅事关人民的养老生活,更事关资本市场建设,基础建设、科技创新等国家战略,乃至社会的长治久安。这是一盘真正的大棋,无论是国民养老、其他保险公司,还是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都要服从这一战略安排。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