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金融 > 其他
养老金积累是“持久战”,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热议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作者:   来源: 北京青年报  2021-10-22


  1020日至22日,以“经济韧性与金融作为”为主题的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在北京举行。1021日,在以“应对人口老龄化,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为议题的分论坛上,金融管理部门、国内外科研院所和金融实业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相关研讨。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包括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支柱)、企业(职业)年金(第二支柱)、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亿人,未来社会老龄化程度还会加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亟待新的顶层设计尽快出台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第一支柱替代率逐渐下降将成为趋势,需要第二、第三支柱“替补”上去。而目前我国第三支柱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还刚刚起步,保费收入只有4亿元,相比美国第三支柱资产10万亿美元还存在差距,亟待新的顶层设计尽快出台。大力发展第二、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除满足民生保障需求之外,还可改善资本市场结构、极大丰富长期资本来源。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董克用:建议允许各行业各类养老金融产品参与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董克用认为,个人养老金积累是“持久战”不是“速决战”,需要及早行动,积累型养老金前期增长慢、后期增长快,长期来看将有效分担第一支柱的收支压力。

  他建议,个人养老金要实行以税收优惠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最大化发挥杠杆作用,充分撬动个人养老储备积极性;建立以账户制为核心的制度框架,建立唯一、专用、终身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建立以开放性为原则的产品谱系,允许各行业各类养老金融产品参与,匹配不同人群个性化养老需求;实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运作模式,合理界定政府责任边界,更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对公共养老金的有力支撑。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经济学教授JohnPiggott:中国在未来20年做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规划设计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人口老龄化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教授JohnPiggott肯定了中国强制性养老金制度在覆盖率和缴费密度上的优势。他介绍,澳大利亚、美国、德国、瑞士等国建立起庞大的养老基金资金池花费了数十年的统筹设计和管理,因此建议中国在未来20年做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规划设计,重视累积性结构可能伴随的监管挑战,更好地规避风险。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利明光:保险公司要探索增强“产品+服务”模式的深度和广度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精算师、董事会秘书利明光表示,保险公司要进一步在养老保险产品的领取条件、领取方式、收益模式、安全性和流动性安排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增强“产品+服务”模式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养老需求,着力提升适应养老金投资要求的长期投资能力。

 

  美国信安金融集团执行副总裁、亚洲区总裁张维义:打通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养老金

  美国信安金融集团执行副总裁、亚洲区总裁张维义介绍,相比中国,美国养老金累计资产比例中,二、三支柱占比较大且处在平衡状态。其中的关键在于,美国将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渠道打通,允许民众将第二支柱累积的资金选择性地放入第三支柱。他建议中国在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过程中打通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养老金,推动第三支柱发展。“这需要一个过程,包括产品设计、投资者教育等等。”张维义说。

 

  贝莱德资产管理北亚有限公司中国区负责人汤晓东:允许国际投资者及管理人进入养老金体系

  贝莱德资产管理北亚有限公司中国区负责人汤晓东认为,第三支柱养老金投资可以从4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构建具有长期资产的资本市场体系,使其能够满足长期投资需求,并提供长期投资收益;二是完善资本市场的基础框架,尤其是市场流动性体系方面的构建,通过良好的流动性为养老金投资奠定基础;三是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允许国际投资者及管理人进入养老金体系,从而分享国际上的养老金投资经验;四是优化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基于完善的信息披露框架,提升市场透明度,帮助第三支柱养老金投资机构提升投资信心与投资耐力。

 

  美国普徕仕集团副总裁及中国区总裁林羿:借鉴美国个人退休账户的特点

  美国普徕仕集团副总裁及中国区总裁林羿介绍了美国个人退休账户作为美国养老体制中的第三支柱,在金融产品设计上的特点。他认为,美国的个人退休账户受到美国民众欢迎,主要优势在于:一是优税和延税;二是具备灵活性和个人主导权;三是提供多样化的长期养老金领取安排。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