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休干休 > 动态
引入社工理念,提升军休服务
作者:   来源: 中国军休网  2016-12-12

  2006年,《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颁布;2008年,首次社会工作师考试在全国范围内开考;2011年,中央19部委联合发布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近年来,随着中央对社会工作建设的积极推动,社会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在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进程中,社会工作对以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社会建设事业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军休所的服务对象是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军休所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党和政府关于安置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的方针、政策和规定,落实军休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发挥他们的作用,使他们安度晚年。因此,如何将社会工作引入军休服务是我们每个军休工作者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一、当前军休服务工作的现状 
 
  根据我在军休所多年的工作经验,军休工作者已经将服务工作做得很系统化,常规化,有些甚至细致入微,也在实践摸索中形成了一整套日常工作体系。实际上,军休工作者已经在无意识中运用了很多社工理念,充当了很多社工师需要扮演的角色,只是没有专业化、职业化。 
  我们日常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这些活动都从各个方面涉及了为老服务需要尊崇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及老有所为”。比如组织军休干部看文件、听报告、上党课,组织一些主题教育活动,让他们随时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根据上级文件第一时间落实他们各项经济待遇;每年联系医院,定期为军休干部体检,建立医疗档案,开展保健讲座,解决他们看病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按片区对军休干部走访,了解他们需求,特别对空巢、失能、高龄军休干部投入更多关注,对住院军休干部第一时间前去探望;上门为整生日军休干部祝寿;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及文体活动,促进他们身心健康;与市老年活动中心签订共建协议,与社区医院签订健康服务协议,利用社会资源为军休干部拓宽了活动与医疗服务的平台;所里还与专业人员签订好水电工协议,尽可能帮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点滴困难;与茅山敬老院、江苏未成年管教所等单位签订帮扶、帮教协议,还与“江二社区”开展“大手牵小手”捐资助学活动,充分发挥军休干部的余热;当军休干部病故后,协助家属做好善后事宜,并按照政策申请有关部门发放抚恤金等等。 
 
  二、在军休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势在必行 
 
  (一)社会工作的定义与军休工作有着很大的吻合度。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要落实好军休所的任务,服务是第一大要素。为军休干部提供各类助人自助的服务活动,这与社会工作的定义是契合的。 
  (二)社会工作的功能也与军休服务息息相关。 
  社会工作的功能表现在两方面:对于服务对象,社会工作可以向其提供物质帮助、给予心理支持、促进能力的发展和维护其合法权益。从社会层面看,通过提供服务、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工作可以起到促进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而军休服务也是依据军休干部的需求,协调各方关系,为他们提供场所、便利条件,通过活动等各种形式,促进他们身心健康,营造出和谐大家庭的氛围。 
  (三)军休干部的老龄化特点决定着他们需要被纳入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 
  军休干部都曾为了党和国家作出了特殊贡献,是人民的功臣,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他们中绝大部分也都拥有高素质、高学历,但我们也知道,移交到民政的军休干部绝大部分已是老年人。就我所在的镇江军休三所而言,军休干部们的平均年龄已经达到七十多岁,今后老龄化趋势还会加剧。因此就年龄而言,他们也是弱势群体,正面对和经历着老年群体普遍会遇到的各种困难。而社会工作一个很大的服务领域就是老年人社会工作。 
  那么,军休社会工作是在接收安置和服务管理领域,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巧及价值观,以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干部、退休干部、退休士官为工作对象,以影响军休干部生理、心理、社会因素为切入点,帮助军休干部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社会功能,使军休干部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祉的活动。 
  因此,在军休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是适应民政工作发展的需要,是提升军休服务的需要,是建设和谐军休家园的需要,可以说势在必行。 
 
  三、引入社会工作理念,运用社工方法,依据需求提升军休服务质量 
 
  社会工作其实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它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助人自助”,即社工与服务对象良性互动,在社工的引导、启发与帮助下,服务对象学会自己帮助自己,自己解决问题,摆脱困境,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助人”指的是社工的帮助,“自助”是指服务对象最终要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古人说的“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就是这个道理。给服务对象现成的帮助,不如教给对方一种生存技能,才能解决长期的问题。 
  我们军休干部中不乏优秀的政工干部,可谓做了一辈子人的思想工作,但是社会工作从西方传入我国,与我国的福利思想相融合,逐渐发展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工,已经越来越拥有专业的视角与方法。社会工作有三大直接的工作方法,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以及社区工作。我们可以运用这些方法使得军休干部在专业的社工服务中受益。 
  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一连串专业工作过程,帮助遭遇困难的单个个人或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实现对人的尊重和肯定。随着军休干部“高龄化”、“空巢化”数量的急剧增多,军休工作人员通过上门走访或者他们主动来所寻求帮助,运用个案工作的方法和技巧,依据需求,对能解决的问题尽快协调联系予以答复,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做军休干部的心理疏导工作。对于一些特殊家庭,诸如单亲、空巢、体弱多病者要主动关注,尽可能帮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与问题。 
  小组工作是指社工以两人以上且具有共同需求或相似社会问题的成员组织在一起而开展互动性的团体活动。这一工作方法特别适应我们军休工作。如我所在的镇江军休三所专门成立了“枫彩康乐团”这个活动品牌,下设歌唱、舞蹈、刺绣、书画、门球等兴趣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各组自行设定活动日,场地可以在所里,也可以在相对集中的军休干部居住地的活动室,这项活动不仅得到了大部分军休干部的支持,而且每年都能创造出不少的作品,遇到合适的契机还能登上舞台展示风采,这就进一步激发了军休干部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各类志愿服务小组也很活跃,我所的军休干部有医院回来的,有院校回来的,还有做了几十年政治工作的老首长,他们的专业技术和特长使得他们具备“老有所为”,我们为其牵线搭桥,做一个资源整合者,诸如为在社区组织义诊;看望社区孤寡老党员;给学校的孩子奉上传统革命教育;请歌舞组为敬老院义演;为高墙内的孩子送去关爱,促进他们早日回归社会等等。根据军休干部的身体状况,部分得大病重病特别是癌症患者们,我们为其成立了“爱心互助小组”,依据需求不定期搞一些适合他们的活动,为其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宣泄、互助的平台。 
  社区工作方法尽管更侧重于社区社会工作,但是我们军休干部也是各个社区中的一员,我们军休工作者可以成为资源筹措者,可以根据军休干部的需求联系社区,达成一些资源共享,比如就近看病,对有需求者的社区养老,在精神生活方面也可与社区共建,如我所与周边社区经常举办一些文娱汇演。 
  服务是从需求中来,只有透彻了解需求,才能更好地提供服务。首先我们该将各种表达的渠道畅通,这样便可以进一步了解我们的服务对象。现如今了解需求的方式也很多,问卷调查,上门走访,来所交流沟通、写稿、电话、短信等等。他们遇到问题了,上门求助了,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帮助解决问题。对于一些共性的问题还可以成立小组,运用专业的方法,如果牵涉到社区,我们还可以通过协调,看看让军休干部共享社区资源。 
  根据对军休干部需求的了解,我觉得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退休的不适应、医疗保健、生活照料与护理、精神慰藉、居家养老、社会参与、终身教育等。因此,我们军休社工的工作也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 
  1、协助军休干部进行平民化角色转换,做好心理补偿和精神慰藉,帮助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提高幸福指数; 
  2、对有病痛的军休干部,要依据个别化原则,了解病情,对疾病引起的心理状况给予评估,及时给予危及处理,做好各项医疗保障工作; 
  3、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积极培育自发性文体组织,丰富军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 
  4、随着军休所老龄化的进程,可依据不同年龄段的军休干部的需求,及时调整服务内容; 
  5、了解军休干部的家庭与社会关系,对如今大部分采取的居家养老的军休干部表示支持,同时也对有需求选择机构养老的军休干部寻求最适合的居所; 
  6、协助军休干部发挥自身优势,贡献余热,力所能及服务社会; 
  7、鼓励军休干部融入社区,走进社会,享受更为广泛的社会资源,诸如社区活动,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等; 
  8、协调整合社会资源,有好的为老服务的项目可以借鉴与应用。 
  9、协助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实现军休干部利益最大化。 
  当然,“好马还需好鞍配”,军休工作者在军休服务中是相当重要的角色。因此,为了促进社会工作在军休服务中的顺利进行,我们还需要重视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可以采取定期培训、同行之间交流学习、鼓励考证等多种方式方法。这样才能使得整支队伍更加专业化,军休服务质量也才能得以提升。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