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休干休 > 动态
强化心理干预 打造精神乐园—军队离退休干部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及心理干预机制构建初探
作者:   来源: 中国军休网  2016-12-13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个家庭问题,更是一个组织和谐与社会和谐问题。军队离退休干部(以下简称军休干部)是老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提高全社会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对全市军休干部心理健康进行定量研究,深刻剖析军休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认真分析影响心理健康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军休干部心理干预和心理问题疏导机制构建的思考。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推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心理学认为,健康的人都有心理困扰,没有心理困扰的人是不可想象的。据调查,老年人中85%的人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40%的老年常见病诱因与心理因素有关。军休干部是党和人民的功臣,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离开工作岗位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角色的转变,无论是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发生了系列变化,对政治文化,物质生活,娱乐社交等需求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尽快分析军休干部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成因,研究化解心理问题的疏导干预机制,提高军休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我们每位军休服务管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军休干部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军休干部心理问题的表现多种多样,综合分析,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失落感。一些军休干部退休后,脱离了原来的单位,失去了本来所固有的人际环境,对他们来说,在退休之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社会联系,其生活的重心是事业,退休后,生活的重心变成了家庭琐事,广泛的社会联系骤然减少,从一个领导者转变为赋闲养老的老年人,从有规律的在职生活转变为闲散的居家生活。一些军休干部感到无所适从,难以适应这种“清闲”,从而产生了失落感、孤独感、寂寞感,造成自身的心理冲突及与他人产生人际冲突,甚至导致老年性忧郁症和其他心因性疾病的发生。 
  二是焦虑感。不少高学历的军休干部对自己的要求较高,具有较高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离开工作岗位后,都不甘清闲。他们渴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再为社会多做一些工作,所谓退而不休、老有所为。然而,很多年高志不减的军休干部,身心健康状况并不理想。他们有的机体衰老,比如在感知、记忆、思维等能力衰退明显;有的身患多种疾病,使这些军休干部在志向与衰老之间形成了矛盾,并为此陷入深深的苦恼和焦虑之中。再者,当对自己以往生活进行总结时,高学历的军休干部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因而使得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产生不满等消极情绪,影响心理健康。 
  三是孤独感。一些军休干部的子女都非常优秀,大多不在他们身边,且因为工作忙碌很少与家里联系或者回家看望父母;部分军休干部的子女甚至远在国外,因而,他们普遍感到孤独寂寞,心理或情感的支持系统往往趋于脆弱,不能正确对待,产生许多心理不适的问题;有些军休干部还与子女闹起了别扭,甚至与子女断绝往来。 
  四是多疑感。一些军休干部离退休后权力失落,社会地位改变,他们常会怀疑别人对自己不好,路遇熟人没打招呼,能一连几天都在琢磨此事;对身体不适过分敏感,产生种种疑病心理;不喜欢参加活动,闭门发呆,不同亲友来往,等等。 
  五是优越感。一些军休干部相比于社会大多数人来说,在离退休前他们有着较高的收入和相应的社会地位,会引起不少人的羡慕,这使他们有很强的优越感。但为了保持这种“优越感”,他们必须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这是他们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即使是在离退休之后,这种思维方式、应对方式也很难完全消退,还要继续维护这种“优越感”,从而给自己制造了一种紧张感,惟恐比“一般”的干部或老人过得差,不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退休后的生活。 
  六是缺乏安全感。一些军休干部年龄偏高,健康状况普遍不尽人意,令人担忧,导致他们对未来的生活产生许多担忧,严重缺乏安全感。具体表现为:尽管老干部们退休工资都不低,且有医疗制度的保障,但他们在生活中仍然非常“节约”,该花的钱不肯花,如外出活动时在身体非常疲劳的时候仍不愿打的,坚持走路或者坐公交车;在饮食等日常生活开销中也不舍得花钱,隔夜菜舍不得倒掉;尽管家里装有空调,仍然使用扇子或电扇,等等。 
 
  二、军休干部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老年是人生全程发展的后期,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变化,出现于中青年人明显不同的心理特征,而引起这些变化的既有社会、家庭等客观因素,又有个人素质、性格等主观因素,要研究军休干部的心理特征必须了解影响他们心理的诸多因素: 
  一是生理因素。最先、最直接引发军休干部心理变化的因素是身体衰老。虽然每个人衰老的速度不同,但衰老始终是在不可避免地发生着的,而死亡则是衰老的最终结果。生理的衰老和死亡的逼近对军休干部的心理影响是转折性的和持久性的,也是带有冲击性的。一方面,感官的老化使军休干部对外界和体内刺激的接收和反应大大减弱,对军休干部的心理将产生消极和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疾病的增加,给军休干部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他们深感苦恼和焦虑。而军休干部常患的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则使他们感到恐惧、悲伤、绝望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二是社会因素。军休干部的晚年生活从他们离退休的那一天就已经开始,离退休是军休干部军旅生涯的结束标志 ,他们的生活范围退回到家庭之中,其实质是一种社会角色的转变,而家庭中的经济状况、人际关系的变迁、老年人的婚姻状况、社会环境等社会因素对于军休干部的心理状态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是环境因素。除了军休干部自身和家庭因素以外,社会环境对军休干部的心理状态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一些军休干部离退休后与社会联系较少,有心事有情绪无处倾诉或产生排斥与人交往的心态,缺乏人际交往的信任感,对有成见的人结怨“记仇”,不主动与人交流沟通;社会上发生的任何事情,自身的居住环境,曾受人歧视遭冷遇和被盗、被骗等等都会影响军休干部的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军休干部的心理问题不是先天性的,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不可认知一成不变的。关键是要科学分析、正确认识军休干部的心理特征、正负两面的性状及其规律,扬长抑短,趋利避害,辩证认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从现代老年心理医学的观点看,只重视生理健康而忽略心理健康,是很难做到健康长寿的,生理健康因素影响心理因素,而心理因素反过来又影响生理健康的事例并不鲜见,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建立军休干部心理问题干预机制的几点建议 
 
  政治上尊重老干部,思想上关心老干部,生活上照顾老干部,是胡锦涛总书记在新时期针对老干部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军休干部面对迅速变化的社会现实和陌生而全新的生活环境,心理问题日益凸现。各级军队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者,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关注军休干部的心理健康,通过各种形式减轻军休干部心理压力,缓解心理矛盾,做深、做细军休服务管理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对策和措施: 
  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军休干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应对军休干部心理压力问题所采取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各级军休服务管理机构应大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经验,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纳入军休服务管理机构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范畴。要在军休干部中广泛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他们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充分发挥文学艺术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独特作用,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有效调节他们的情感和心理,消除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绪,让他们不仅生活上富裕,而且精神上感到愉快。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让军休干部了解自身心理发生变化的规律以及心理调适方法,在遇到心理压力时能恰当地进行自我调适,通过情绪转移、自我宣泄、改变认知、寻求支持等方式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二是建立心理疏导系统。心理疏导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属人文科学范畴。近年来,心理疏导的理念和方式逐步跨入了我国各行业,在军队、公安、学校等系统都配备了心理咨询机构和工作者,它以一种新的人文价值模式,从内容到形式,都备受人学工作者的关注和青睐。心理咨询系统就是利用多种形式,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对来访者以心理方面的引导、帮助、启发,通过“疏通”,使来访者的心理紧张和冲突得到缓解,并在认识、情感、态度、行为方面有所变化,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第一,加大心理卫生投入,建立三级心理疏导网络体系。一级心理保健网---市级军休干部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负责全市军休干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双重职能,配备相应的心理治疗设施,完善心理疏导机构的组织领导,切实把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体现于各级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二级心理保健网---在区(县)军休服务管理机构建立心理咨询室,负责军休干部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三级心理保健网---在各管委会设立心理保健员,具体负责本管委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二,加强专业人员配置。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工作人才,特别是对军休干部有一定研究和愿意为他们服务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同时,通过培训考试,使具有一定理论素质的军休服务管理工作者达到心理咨询师水平。组织有针对性的讲座和培训,定期开设军休干部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定期对军休干部进行心理疏导、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向军休干部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第三,建立健全军休干部心态情绪汇集和反映调节机制。加强军休干部心态状况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完善军休干部心态疏导、调适与平衡工作体系,通过政策调整和心理疏导,帮助军休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消除不平衡感,促进军休干部情绪交流渠道畅通,避免不良心态的不断累积,引导军休干部心态朝良性方向发展变化,达到内心世界的自我调适、自我和谐。 
  三是健全心理干预体制。建立市、区(县)军休服务管理中心两级预警体制,做到对军休干部的心理状况变化早发现,早通报,早评估,早治疗,信息畅通,快速反应,将军休干部心理危机的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其次,建立军休干部心理健康普查制度。市、区(县)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每年对全市军休干部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军休干部心理健康档案,并根据普查结果筛选出心理危机高危个体,会同有关专家进行评估,合力对这些军休干部做好危机预防与转化工作。再次,建立军休干部心理健康汇报制度。掌握全市军休干部心理健康的动态发展和高危个体的心理状况,市区(县)军休服务管理机构要建立军休干部心理问题报告制度。区(县)军休中心理保健员要随时掌握管理会军休干部的心理状况,发现有明显心理异常情况要及时向所在军休服务管理机构汇报。各区(县)军休服务管理机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工作人员,要及时了解军休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消除心理隐患。 
  四是营造团结和谐氛围。营造军休干部之间的良好关系,使他们在碰到不愉快的事情和不理解的问题时,通过适当交流,排解寂寞和孤独感,释放心中的疑团和不快。要营造良好的工休关系,军休服务管理机构的领导要与军休干部建立顺畅的联系沟通渠道,采取定期召开座谈会、开展家庭走访、个别谈心等形式,听取军休干部对军休中心建设的建议和意见,倾听军休干部的心声,进行思想感情交流。同时,千方百计为军休干部排忧解难,特别是在他们生病住院、家庭遇到难事时主动上门看望慰问。当军休干部与工作人员之间产生矛盾时,工作人员应主动与军休干部推心置腹地谈心,交换意见,消除误解。切实做好就医、社会保障等军休干部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可能地降低军休干部面临的心理风险因素,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绿化、美化、净化院区环境,完善各种生活设施。同时,要搞好多功能活动中心建设,为军休干部提供阅览、娱乐健身和休闲场所,使军休干部置身于优美清静、赏心悦目、方便舒适的环境中。 
  做好军休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只有依靠全社会共同关心,全体军休服务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在实践中探索新路子,拓宽新视野,才能进一步把全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做好、做细、做实,才能更好地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支持。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