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政协会上,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心澄法师特地提交了开办佛教养老院的提案。其实,以慈悲济世为己任的宗教界,早已开始关注中国的养老问题。
早在2009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普法法师就提交了《大力引导宗教界融入社会参与兴办养老事业》的提案:积极参与兴办养老公益事业,建设以老人赡养为主的专业养老机构,使老有所养、老有所学、病有所医、死有所安。
但时至今日,寺院养老并未获得宗教界的普遍认同与复制。心澄法师指出:我们国家出台了很多养老政策,但这些政策对于寺院养老这一块并没有能覆盖,目前建寺院养老院的土地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诵经、吃素,寺庙养老优哉游哉
寺院养老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养老模式?让我们去已经摸索了14年多的福建沙县显密吉祥寺养老院去看看。
这里生活着百名左右的老人,他们都不是出家人这座背倚青山的寺庙,从1999年起,就开始探索寺院创办养老院的社会化之路。
寺院左右两边两栋高三层的小楼房,就是寺院所办的养老院。
在这里养老,吃得好,睡得好,空气好,玩得好。83岁的石瓜子说。石瓜子的子女常年在外做生意,几年前老伴去世后,她独自过日子,经常饱一顿饥一顿。担心自己死了都无人知道,她来到显密吉祥寺养老院。
养老院由81岁的住持照禅法师、77岁的院长能清法师等僧人,于1999年10月创办。照禅法师曾在1994年患骨癌,照禅许下大愿:病若好,我要办一个佛教养老院,收100个无依无靠的苦难老人居住,修身学佛,颐养天年。发此愿毕,一个多月后重病不医渐渐自好。
照禅法师与能清法师随后为筹办养老院奔走四方。2000年,养老院正式接收第一批18名孤寡老人。现在,养老院的百名老人种,100岁以上的有两人。
目前,养老院采取寺庙护法(信众)捐助供养、护法义工长期护理照料、入住老人互帮互助、按常住僧尼进行日常管理的方式,为老人提供安身之所。老人们早晨4点多钟起床,或诵经,或健身,晚上7点多就寝;一日三餐定时,早餐稀饭馒头,中晚餐四菜一汤,随便吃。老人们住的房子,大间的约14个平方,住3位老人家;小间的约10个平方,住两个人。
养老院还设有医务室,伤风感冒都能在医务室解决。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沙县人民医院每年免费为老人们体检一次。一旦老人患了大病,大医院的救护车就会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