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管理 > 动态
老年听障问题易被忽视
作者:   来源: 广州日报  2022-09-27

  什么是听力障碍?衰老是否一定伴随着听障?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约1/3存在中度以上听力损失,75岁以上老年人中这一数字上升到约1/2。这是国内首份老年听障社会问题调研报告《敢问天籁:关于老年听力健康的十个问题》(以下简称“报告”)中的内容。

  9月25日,在腾讯天籁行动2022年度发布会上,该份报告正式发布。这是一份经过几十次实地调研走访、采访数十位业内专家得出的报告,也是一部讲述老年人听力障碍的纪录片。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已有1.2亿老人正在逐渐失去听力,65岁以上老年人约1/3存在中度以上听力损失,75岁以上老年人中这一数字上升到约1/2。

  有研究表明,交流障碍会导致老年人长期情绪低落,进一步增加他们的孤独感,甚至改变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形成老年性抑郁症。长期缺少对外沟通,将导致老年人脑功能退化,增加认知障碍等疾病的发病率。

  

  约5%~10%的重度听障老人使用助听器

  报告指出,相比于视力障碍和口腔健康问题,个人、家庭和社会对老年人听力障碍的关注与重视都明显不足。如何预防、检测、辅助治疗、康复等相关知识的科普宣教,成为解决老年人听障问题的关键。

  在听力障碍的认知上,我国约有5%~10%的中、重度听障老人使用助听器。报告分析指出,一方面,我国大多数老年人不知道有助听器的存在,并认为“耳背”不需要治疗。另一方面,助听器价格贵、效果达不到预期、使用麻烦和外观不佳都会使老年人不愿使用助听器。值得庆幸的是,数字技术的红利已经在反哺老年人。目前,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对改善老年助听器音质、验配流程等起到关键作用。

  但报告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在老年助听器上的应用还处在技术适应和改造阶段,其标准化需要进一步通过更具体的方法、体系和流程实现。比如,如何评估人工智能技术在老年助听器降噪中的功能、降噪程度和在某些场景下使用的效果等。同时,技术需要与“人”的深度融合才能成为重启老人听力世界的钥匙,因此也需要社会志愿者服务体系以及基层医疗健康系统的有效衔接,尤其是在一些边远地区。报告还提到,相较国外,我国老年人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方言。如何评估助听器效果的好坏,改善助听器在特定场景下的使用效果,都需考虑中国场景、本土实践。

  

  展望:期待数字科技能让听力无障碍落实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国情下,针对老年人听力障碍这一社会问题,以及老龄化事业未来发展方向,报告也给出了相应的建议:社会支持、学科建设、国际经验借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公益和商业化的齐头并进,才能共同推动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保障并提升听障老人群体的整体福利。

  报告发布会现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申琦对报告进行解读。她表示,数字科技有望推动学科从基础理论到听力服务的全方位发展,这也是未来的创新亮点和难点所在。这意味着在提升老人听力健康水平上,需要从实际国情出发,继续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将听力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落实落细。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