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管理 > 动态
探寻老人的心灵深处
作者:   来源: 搜狐  2017-08-09

  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视力下降、听觉迟钝、动作反应缓慢、与社会接触减少。所有这些衰老变化都可能引起老年人情绪上的焦虑、抑郁和孤独感。同时疾病对老年人心理也产生影响:有的疾病能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心理机能,如患脑动脉硬化症,由于脑组织供血不足,能引起老年人记忆减退,严重的甚至造成痴呆。有些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常出现心情急躁不安。有些老人由于长期患病,甚至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便觉得成为他人的累赘,感觉到前途无望、心情焦虑、抑郁等。老年人的心理出现一些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产生衰老感:
  我们常听见身边一些老年朋友发出这样的感慨:“老了,不中用了!”这是老年人主观上产生的衰老感,即自我意识到已经衰老。产生衰老感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身心状态的变化,感知能力下降。如头有青丝变花白,健步如飞变蹒跚等。然后是生活、工作及社会环境的改变。如退休赋闲,与子女分居,亲人朋友的离世等。还有就是周围的人把自己奉为老人,处处被当作老人看待,衰老感便在他人的"老同志"、"老师傅"、"老先生"的叫声中产生。
  衰老感的产生是一个人精神衰老、失去活力的开始。因为衰老感无形中致使人的意志衰退,情绪消沉,甚至使老人生理衰老、心理功能降低,或是出现新的疾病。
  
  二、孤独寂寞:
  一般来说,造成老年人孤独的普遍原因有:退休在家,离开了工作岗位和长期相处的同事,终日无所事事,孤寂凄凉之情油然而生;儿女分开居住,寡朋少友,缺少社交活动;丧偶或离婚,老来孑然一生。
  老年人最怕孤独,因为孤独使老人处于孤独无援的境地,很容易产生一种"被遗弃感"',继而使老人对自身存在的价值表示怀疑、抑郁、绝望。
  
  三、空虚无聊:
  这种问题多见于退休不久或对退休缺乏足够思想准备的老人。他们从习惯的紧张、有序的工作与生活状态突然转入到松散、无规律的生活状态,一时很难适应,他们经常感到时间过的很慢,度日如年。
  伴随"空虚感"而导致的问题往往是情绪的低沉或烦躁不安,这种恶劣的心境如果长期持续下去,不但会加速衰老,有时还可能使老人产生轻生的念头,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四、情绪多变:
  老年期是人生旅途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人生的"丧失期"。丧失工作、权力和地位、丧失金钱、丧失亲人、丧失健康等。这导致老年人的情感趋于低沉,另外由于大脑和机体的衰老,老人往往产生不同程度的性情改变,如说话罗嗦、情绪易波动、主观固执等,少数老人则变得很难接受和适应新生事物,怀恋过去,甚至对现实抱有对立情绪。
  老年人的性情改变,常常加大了他们与后辈、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导致社会适应能力的缺陷。
  
  五、人老健忘:
  老年人健忘是自然衰老的表现。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障碍,也叫近事遗忘。是说老年人遗忘得主要是近期发生的事情和新接触的事物或学习的知识,尤其是人名、地名、数字等没有特殊定义或是难以引起联想的东西都忘得特别快。但是,对于陈年旧事却往往记忆犹新,说起来绘声绘色,而对这些远事记忆的影响只有在发生大脑器质性疾病时,才会发生,即出现远事遗忘。
  忘近事而记远事,这是老年人健忘的一个规律。
  生轻生的念头,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六、人老话多:
  人到了一定的岁数之后,就变得喜欢唠叨,总爱怀旧,而且还更加"立场坚定"。老年人由于精力有限,对许多事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他们只好借助语言来表达自己以引起他人的注意,求得心理的平衡,有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不听他人之言;老人们岁数大了,能做的事情少了,子女很少在身边,为了排除寂寞,也只能借助于唠叨;老年人总是喜欢谈论陈年旧事,炫耀以往的辉煌,也是为了得到心理上的慰藉,以填补现实生活的空虚;还有就是老年人虽然都说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但他们还是在不停的唠叨以向死神证明自己顽强的生命力。
  老年人的这种唠叨、言语混乱是其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混乱的表现。作为老年人应尽量控制自己,当然年轻人更应该予以谅解。
  其实做为成年人的我们,上有高堂,经历了父母朝如青丝暮如雪的过程,更应去感恩。我们可以在恋爱时对恋人包容忍让;可以对自己的孩子一再宽纵;可以在单位中谦谦有礼;甚至养一只宠物都可以细心照顾。为什么不再对父母好一些呢?其实他们什么都不想要,只想子女们能过得好一点、想他们一点点、爱他们一点点。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