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借助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养老产业
作者:   来源: 惠州日报  2017-01-12

  政协委员在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分组讨论中围绕惠州发展建言献策
  结合新农村建设,引导村庄变为景点,农民变成导游,特色农产品变为旅游产品;建议把养老产业纳入我市经济发展规划;培育市民的城市意识;建议发挥“侨”文化的旅游价值……昨日,参加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市政协委员就《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协十一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等继续开展分组讨论,围绕我市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以及养老、教育、医疗、精准扶贫等民生热点话题建言献策。

  关键词 城市意识 引导市民树立公共利益意识

  绿水青山是惠州最好的名片,如何从规划意识角度保护现有的绿水青山?
  市政协委员杨择郡认为,惠州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需要培养、提高市民的城市意识。“如果市民缺少城市意识,容易造成缺乏主人翁意识、忽略公共利益等现象。这些都会影响我市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的进程。”杨择郡建议,从四个方面培养提高城市意识。一是强化决策者的城市意识,提高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标准。二是提高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的城市意识,提高他们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三是培育市民的城市意识,引导市民更多地参与社会公共活动,树立公共利益意识。四是把城市意识的培育和法治惠州建设结合起来,促进法治意识和城市意识相辅相成。
  市政协委员盛瑛建议,惠州可多发展文化、教育、健康产业等无烟工业。

  关键词 文明创建 呼吁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

  “2017年我们要全力冲刺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文明创建工作依旧任重道远。”市政协委员韩维斌说,2017年文明城市测评工作对志愿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如要求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常住人口的13%,注册志愿者参加活动的活跃度不得低于70%等,因此志愿服务需要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他呼吁,有更多的人去了解志愿服务精神和关注志愿服务,进而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

  关键词 帮扶归侨侨眷 挖掘侨乡旅游资源打造精品线路

  市政协委员姚立锋建议,结合惠州的实际情况,应该将帮助困难归侨侨眷纳入精准扶贫工作中。目前已登记归侨侨眷中,90%以上为城镇在册户口,但绝大部分仍以农业生产为主。按照精准扶贫的条件要求,对象必须为农业户口,而我市杨侨、潼侨两侨镇归侨侨眷都属于非农户口,未能纳入精准扶贫名单,无法采取精准扶贫措施帮助脱贫。姚立锋为此建议,在不违反相关政策的前提下,将帮扶困难归侨侨眷纳入我市精准扶贫工作。除了产业扶持和职业培训之外,还可以采用特殊的帮扶政策。如发挥“侨”文化的旅游价值,架起侨乡旅游之桥。我市拥有丰厚的侨乡旅游资源,杨侨镇、潼侨镇作为我市两个归侨侨眷聚居区,具有浓厚的“侨文化”特色,居住着来自越南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侨眷,他们中很多人能歌善舞,生活饮食仍保留着原居住国的习惯,形成了独特的人文风情。建议政府挖掘利用好我市的侨乡旅游资源,打造侨乡旅游精品线路,吸引海内外游客访惠。

  关键词 养老产业 发展养老产业缓解老龄化压力

  “中国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惠州也不例外,面对与日俱增的老龄化压力,应加大力度发展养老事业。”市政协委员赖书杨表示,目前我市的养老事业仍以养老服务业为主。
  赖书杨认为,应对老龄化的压力,光靠发展养老机构等养老服务业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将养老事业上升到养老产业的高度来统筹推进。“什么是养老产业?除了营利性的养老机构之外,还可利用惠州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旅游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养老地产、养老养生旅游、养老产品开发等。希望我市把发展养老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推进,缓解老龄化压力,为惠州GDP贡献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出台政策规范农民参与旅游业

  市政协委员曾建添说,博罗县旅游资源丰富,享有“世界长寿之乡”称号,拥有罗浮山风景区等知名景点,除了发展好原有的旅游产业,还要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到旅游产业发展中来。“可以结合新农村建设,引导当地农民把村庄变为景点,农民变成导游,特色农产品变为旅游产品。”
  市政协委员郭王生也提出自己的看法。“农民参与旅游产业,关键是要规范化建设。”郭王生说,一到节假日,许多城里人都喜欢到乡村休闲游玩,但是在边远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一些当地村民就将自己的房屋改建为民宿经营,但是目前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去规范和保障,让经营者、旅游者对安全等诸多问题都有所顾虑。“农民用自有房屋参与旅游产业,对推动惠州旅游多元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但关键是配套好相关法律政策,为双方都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关键词 教育医疗 打造特色学校品牌培养顶尖教师队伍

  “未来五年我们应该更关注教育内涵的发展。”市政协委员戴立波说,惠州在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学校还不多。他建议,未来在教育事业发展上,应多打造有特色的学校品牌,探索教育科研的发展方向,培养顶尖的教师队伍。
  市政协委员张晓慧建议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安全保障力度,在容易发生医闹、伤医的部门和区域多设置一些摄像头,同时增加安保人员在这些部门和区域巡逻,发挥震慑医闹和违法犯罪的作用。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