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养老 > 动态
让养老“年轻化”——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智慧助老实践支队纪行
作者:   来源: 智慧助老实践支队  2022-08-09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越发成为整个社会、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去面对的难题。为深入了解目前养老现状,2022年7月25日至7月30日,“智慧助老”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社会实践支队前往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苏州市姑苏区聚焦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开展实践调研活动。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支队前往了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的南山园养老院和齐修社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的居家乐服务中心,西大街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和沧浪街道潼泾一社区,通过座谈,入户和街访的形式,了解了目前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基本情况,对于养老问题的解决有了新的认识,相比于让养老“智能化”,我们更需要做的是让养老“年轻化”。

  

  养老的困难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们认为养老的困难目前主要有三点。

  第一,养老行业招聘困难,服务人员年龄偏大。一方面,我国养老行业方兴未艾,养老从业人员本身体量较小,拥有一定医疗、护理等资质的从业者更是稀缺。另一方面,养老行业从业者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劳动收益也偏低,工作压力较大。部分从业人员,尤其是年轻人并不愿意长期从事养老服务,更加倾向于社会地位更高的医院护士或者收益更高的家政等其他护理服务。

  第二,养老设备的推行困难。我们在调研实践中了解到,尽管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了较多的智能养老设备,但大部分设备难以大范围投入使用。价格偏高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养老设备功能的具体实现没有一个很好的渠道。一方面,部分新的设备没有实现与政府民政信息平台的对接。因此,对于养老机构和企业来讲在设备选择上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另一方面,部分设备的功能实现并不能够得到很好的保证。例如,很多设备都有报警功能,但其中绝大部分的设备都不能直接完成向医院报警的工作,而是向老人家属报警。但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至少一半的老年人都是与子女分居。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时候老人家属也需要依靠社区或者其他力量完成对老人状态的确认。因此,部分设备的功能实现没有一个可靠的渠道。

  第三,老人的观念与性格。首先,很多老人因为以前经历过贫穷的生活,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并不愿意在养老上有较多的支出。其次,老人对于电子设备接触并不多,对于一些新型的智能设备,心理上也会有抵触情绪。最后,部分老人的性格较为执拗,会提出一些让志愿者或服务人员难以理解的要求。在实际服务过程中,部分志愿者和服务人员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委屈,打击他们从事养老服务的积极性。

  基于在实践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我们认为,现在养老不应该过多的呼吁智能化,而是应该首先让养老“年轻化”,让更多的年轻人,社会力量加入到养老服务之中,用新的,“年轻”的方式去提供有温度的养老服务。

  

  养老行业的“年轻化”

  养老行业的“年轻化”是让更多的年轻力量参与到养老服务之中。第一,让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养老行业,尤其是培养更多的有医疗、护理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年轻人从事养老有关的服务,缓解养老行业招聘困难和服务人员年龄偏大的现状。第二,让更多的主体,以新的方式提供养老有关的服务。物业、“三色码”、时间银行和虚拟养老院等都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看到的新的主体,新的方式提供养老服务的实例。通过物业这类与老年人有一定交流和信任基础的主体以新的方式参与提供养老服务,有利于取得老人的信任和支持,提供更加便捷的养老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弱老人对于服务保障的担心。同时,它也能部分解决养老设施功能实现渠道受阻的难题。想让老人享受到有温度的养老服务,仅仅依靠数量有限的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养老服务人员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引入年轻的、充满活力的力量,用新的方式提供养老服务,让养老行业“年轻化”。

  

  老年人的“年轻化”

  老年人的“年轻化”是指让老年人的观念变得“年轻”,使老年人逐渐改变以前养成的一些观念和习惯。老年人的“年轻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增加老年人和年轻人的交流互动。在我们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很多老年人都非常愿意与年轻人进行沟通和交流,部分老年人甚至想尝试和年轻人一样的活动,希望能有专门提供给老年人的篮球活动场所等。我们前往社区所开展的老少共融的活动非常受老年人的欢迎,经常因为规模有限不能够很好的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通过老少共融等让老年人有更多的与年轻人接触的机会、时间,我们能够让老人更好地适应社会。同时对于年轻人来讲,与老人接触,倾听过去,这何尝不是文化的一种传承?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养老行业;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开展更多的老少共融类的志愿公益活动,尤其是鼓励中小学生更多地走进养老院,走进社区,与爷爷奶奶们一起参与活动。

  引入智能设备,实现“智慧养老”能够为老人提供更加科学、舒适的养老服务,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行业人才缺乏的困境。但正如上所说,“智慧养老”的落地实现面临着较多的难题,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够真正得到实现。现在,我们养老更多需要的是“年轻化”,让年轻的人,用年轻的方式,为年轻的老人提供温暖的养老服务。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