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养老 > 动态
智慧城市与老龄城市有条“沟”?智城境界让城市更“傻瓜”
作者:   来源: 上观  2016-12-14

  两相对照,智慧城市的智慧水平将不断提升,老龄城市的老龄程度正持续加深——因此,老年人的智慧城市应用能力决不能与之成反比。
  你家老人有用智能手机吗,能网约租车吗,能微信支付吗?会不会遭遇从线下延伸到线上的欺诈?
  12月,2016上海智慧城市体验周拉长至“体验月”,方方面面展开了50项活动,铺到大街小巷、高楼平房。沪上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也开始面临、或者说率先迎来另一类“城市”的挑战,那就是:老龄化城市。
  过去,人们常说“数字鸿沟”存在于城乡之间;而今,不能不注意到,城市之内的最大“数字鸿沟”之一,正是老年人对种种智慧应用的陌生感。而且,基于各型终端的应用越多元、越智慧,老年人对它们的接受度可能越低。
  在此意义上,建设“智慧城市”,恰恰是考量一座城市能否让最大多数、最大广度的人群享受“城市的智慧”。而何谓“城市智慧”,其实是让城市变得更加“傻瓜”,包括老幼在内的每个城里人都会用,而且用得好。
  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权威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436万,比上年新增约22万,同比增长5.3%。由此,申城老年人占户籍总人口的比例首次突破30%大关,意味着大约每3名沪籍人士中就有一个是老人。预计2018年,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超500万,2020年将超540万人。
  不妨再看看《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到2020年,初步建成以泛在化、融合化、智敏化为特征的智慧城市,其中包括基本形成具有“上海特色、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普惠化应用格局。可以说,城市智慧生活必然越发形态丰富,基于网络的智能化医疗、教育、交通、养老等公共服务,将基本涵盖“全体市民”。
  两相对照,智慧城市的智慧水平将不断提升,老龄城市的老龄程度正持续加深——因此,老年人的智慧城市应用能力决不能与之成反比,否则从居家、出行到购物、看病,老人将不得不自行跨越一条又一条数字化的“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老革命遇上的新课题”。
  譬如,近来城市老人走失现象日渐严重,不少家人也紧跟技术潮流,买来为防走失而设计的智能手环等,用于定位、跟踪或警示等。然而,相当一部分老人却并不理解、也不配合,说到底可能是处于对IT“新式武器”的焦虑、畏惧乃至抵触心理。另外,眼下也有众多老人玩起了微信、微博、客户端,但一离开家,他们便多多少少对数据流量的耗费敏感,不敢或不愿多用。当然,还有网上支付、网络钓鱼等信息安全问题,中青年尚无足够免疫力,何况老者?
  因此,如何促进老年人融入无时无处不在的智慧城市,既需要专门化、适应性地开发老年版智慧应用,也需要社会教育、政府服务层面多多针对老年人的数字生活开展感知、体验与普及活动。唯有占比三成多的数百万老人,真正参与智慧城市的各种“傻瓜化”应用之中,“智城”才能真正称之为“智”。此乃大智也。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