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养老 > 动态
申城用“互联网+”思维整合“为老所用”资源,破解老人看病难
作者:   来源: 文汇报  2017-06-09
  上海正在普陀区试水:打破陈旧服务理念,用“互联网+”的思维整合一切可以“为老所用”的资源,推进医养结合。
  桃浦镇常住人口已达十几万,随着新建大居的逐步启用,未来还将导入大量人口。打破空间局限,普陀区画出了一张区域规划图---让新建医疗机构和养老院毗邻而建。
  曹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挂牌成立“医养结合家园”,并与辖区内四家养老院签约合作,为291名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和慢性病随访。
  上海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435.95万人,总患病率逾77%。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上海,面临着现代社会共同的“医养难题”:如何同步解决老人的吃饭和看病问题?
  目前,在全市600多家养老机构中,仅有139家设立了医疗机构。老百姓希望养老院连着医院,对于这样的期待,社会各界都在努力。但是,“把医疗机构开到养老院”的设想虽然美好,落地操作却依然面临成本过高、医疗护理人才配备跟不上的问题。
  普陀区目前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31.12万人,占全区户籍总人口数的34.72%,是一个具有典型上海特色的老龄化社区。上海正在普陀区试水:打破陈旧服务理念,用“互联网+”的思维整合一切可以“为老所用”的资源,推进医养结合。
  
  让养老院和社区医院零距离,全科医生定期巡诊
  
  午后,88岁的蔡杏菊和90岁的陈淑卿手拉着手,结伴去医院做理疗。几年前的一场中风,让蔡奶奶身体一直不太利索。由于子女忙工作无法照料,她住进了普陀区桃浦镇第一养老院,并在那里结识了“老闺蜜”陈淑卿。
  从养老院到医院,两位老人没有子女陪伴,也不需要挤地铁、排长队候诊———只需步行不到百米。原来,从桃浦镇第一养老院到桃浦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一条空中廊道相连接。通过这条廊道,“医养结合”实现了“触手可及”,入住养老院的老人再也不用因为小病而出养老院了。
  “过去,老人一有点不舒服,我们就要打电话通知家属来领人。”养老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陪伴老人就医曾是养老机构主要的负担,而且也让行动不便的老人每看一次病都备受折腾。
  对于老龄化家庭尤其是“2+4”结构型家庭(一对独生子女和4个老人)而言,往返接送、陪诊、照护……养老所面对的时间、精力成本都让他们不堪重负。
  桃浦镇常住人口已达十几万,随着新建大居的逐步启用,未来还将导入大量人口。打破空间局限,普陀区画出了一张区域规划图———让新建医疗机构和养老院毗邻而建。
  有了这条空中廊道,医院和养老院的资源实现了深度融合。桃浦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陆燕波告诉记者,中心为养老院每位老人量身定制了服务手册,无论是既往病史还是用药方案,都详细地载入手册。全科医生定期到养老院巡诊,对于卧床不起的老人,则把病床直接建到了养老院内。一个全科医生定向服务6个至7个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护理康复服务。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