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养老 > 动态
让养老变“智慧”,智慧养老将掀起未来养老业的一场革命
作者:   来源: 今日头条  2017-06-21

  智慧健康产业就是一个多领域、多学科、多行业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综合性大产业。不论是意外摔倒,还是煤气忘了关,这样的事情不仅独居老人能碰上,即使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也不可能24小时被照料。
  智慧养老是指利用先进的IT技术手段,开发面向居家老人、社区、机构的物联网系统平台,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借助“养老”和“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将医疗服务、运营商、服务商、个人、家庭连接起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智能化、科技化已经成为养老产业新的发展热点,是目前中国养老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智慧养老”概念的提出,源于“智慧城市”这一发展理念。自提出“智慧城市”以来,许多城市都开始积极推动公共服务功能的技术化与信息化,而这些科技化手段同样也为养老服务的智能化创造了客观条件,让老人充分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捷和舒适。
  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模式主要依靠传统的家庭、机构和社区三方面的支持。一般情况下,子女由于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无法为父母提供全面的养老服务,家庭养老的效用尚未真正发挥作用;机构养老可能面临资金投入不足、养老床位紧缺以及专业人员的缺乏而受到种种限制;而社区养老也由于传统意识束缚、社会资源整合度低等因素造成服务效果尚未最大程度发挥。  
  在地养老的概念最早提出是在美国和加拿大,强调的是老年人不是在专门的养老机构中,而是在家中或社区内养老,老人可以获得独立和幸福的晚年生活;环境辅助生活是欧盟于2007年开始重点资助的项目,强调的是为老年人和残疾人建设一个在家、社区和汽车中生活的支持系统;数字养老、远距离照护、移动医疗则相对宽泛,主要强调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整合性服务则强调医疗服务自身和社会性服务的连续性和信息共享;生活实验室强调用户参与式和真实环境下的创新模式。
  根据创新的扩散理论,创新会经历“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大众、晚期采用者、迟缓者”五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普及率分别为2.5%、13.5%、34%、34%和16%。到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智慧养老创新仍然还处在第一个阶段,创新活动的主体是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的研发与原型测试,一些单项服务开始进行商业应用,但真正得到广泛应用的产品和服务较少。
  世界卫生组织一直推行的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理念则主要强调预防、积极、独立和老有所为的心态、行为和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健康、幸福和在构建老年友好社会中的作用。  
  过去,四世同堂的家庭模式为“老有所养”提供了家庭保障,而如今,儿女满堂、子孙绕膝的传统生活在中国已鲜少见到。很多80后的独生子女面临异地工作和同时照顾四个老人等压力,即便主观上想要尽到责任,经济、时间上也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强制子女留在老人身边“尽孝道”显然不现实。这一现状的背后透露了中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老龄化困境。中国人民大学数据与调查中心发布调查数据称,我国大陆地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中有近五成空巢老人,其中近四分之一老人有孤独感。  
  我国在传统养老服务技术和养老机构管理信息化上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尽快引进和提升;但在智慧养老方面,不存在根本性差距。甚至,由于我国巨大的市场优势、服务的本地化特性及后发优势,使得我国居家养老实验阶段的水平不低于发达国家,存在着培育出独一无二或能够影响世界的养老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机会。在这轮全球性竞争中,我国应跟上或率先实现突破,获得竞争优势,在产业发展上抢占先机。
  不过,随着近两年智慧养老的开始加速,一些产品和服务经过几年的探索,已经具备较好的可用性,商业模式方面也有一些较成功的探索。  
  智慧养老系统基于互联网技术,在养老院、社区和居家养老设备中植入传感器装置,让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和实时的监控状态。它能延伸到养老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饮食起居、医疗医护、消防安保、休闲娱乐、报警呼救等等,让养老生活更加安全与便利。而这,也是老龄化时代智慧养老的内在要求。
  智能化养老能够提供传统养老服务中人力做不好、做不到和不愿意做的服务。人力做不好的服务,如瘫痪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问题,可以通过智能化的设备来解决;人力做不到的事情,如空巢老人的健康照护问题,可以通过远程医疗服务来解决;人力不愿意做的事情,如一些脏、累、苦的工作,未来也可以利用智能设备如护理机器人来代替。随着这一产业的发展,从长远的角度看,相关企业的运营成本会大大降低,老年人随之将享受到品质优秀、价格合理、可及性高的智能养老产品和服务。
  而近年来,卫计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的《“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维护老年人的健康功能,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同时,推进信息技术支撑健康养老发展,发展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规划》中提出,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开展面向家庭、社区的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覆盖率和质量效率。搭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对接各级医疗卫生及养老服务资源,建立老年健康动态监测机制,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指导、慢病管理、安全监护等服务。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建设,为养老人群提供便利服务。
  同时智慧养老引入居家养老也有几大较为显著优点:
  (一)构建信息平台,提供需求服务;
  (二)运用平台进行信息整合;社区平台可以通过遴选不同类型的合格服务商,发挥信息整合作用,整合老年人健康信息、医疗护理信息、膳食偏好信息、家政需求信息等,然后开发一个推荐系统,为老年人推荐相关性或互补性服务。
  (三)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
  (四)提供规范化管理和监督等。即使如此,目前我国智慧养老模式的研究探索还处在起步阶段,还面临诸多问题要解决:
  随着社会资本的关注度提高以及政策的进一步明确,未来将出现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养老大数据也会逐渐在各类健康养老机构和服务商中形成,相应的管理也会更加严格。中国的养老不应完全指望子女,中国式养老的解决方案应是一种综合的、多方互助、家庭社区机构相结合的方案。“互联网+”在颠覆传统产业的同时,也将带来全新的解决方案,智慧养老或许会成为当前中国式养老场景中即将发挥关键作用的一场革命。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