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养老 > 动态
老龄化迎来智能经济形态:未来养老院将逐渐消失?
作者:   来源: 腾讯财经  2017-08-29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愈加明显,催生了各种针对老年人的经济形式。在养老问题上,越来越多的机构提供了各种多样的形式,未来养老院或许也会消失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养老院的替代品逐渐增多、医疗保险政策的日渐完善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而医学技术的发展也将帮助更多老人免遭痛苦。根据美国的一项预测,在未来5年内将有20%的养老院床位空置。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据联合国统计,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将有近5亿人口超过60岁,而这个数字将超过美国人口总数。老龄化的人口结构成为是推动养老院建设的主要因素,根据估算,大部分居住在养老院的老人都在75岁以上,很多人失去了自理能力,因而需要护工的特别照看。
  在传统观念中,养老院代表生命的终点站,也意味着老人在生命最后时光无法享受和亲人在一起的时光。这让很多老人排斥养老院的存在。除此之外,部分地区的养老院也确实存在乱象,护工不专业的操作,也让很多老人产生不适。再者,养老院的花销并不低,也让很多家庭在开销上捉襟见肘。
  因而,除非不得已,很多人并不愿入住养老院。他们往往将养老院视为“最后的选择”。更多人愿意在家中和子女相伴,也就是选择家庭医疗养老的形式。现在,这一形式依托于技术的发展,正向智慧养老迈进,催生了多种养老院的替代品。其中最主要的两种产品是生命辅助机器以及智能看护机器人,发展势头迅猛。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生命辅助机器可以进入家庭,并且更加智能。这些机器不仅可以帮助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维持基本生命活动,还能利用大数据分析模块,通过移动终端就能收集到老人的生理数据,并自动传入云端,进行自动数据分析与处理,再将结果发给主治医生,给出诊断或康复建议。机器可以每天进行日常的健康监督、运动及饮食指导,并对一些高危人群进行重点生命活动监控。在全天候的日常管理中,生命辅助机器可以为每个人定制出性化的健康管理流程。
  大数据分析模块可以通过一些体征数据,以及日常生活起居、饮食和保健品服用等等数据,如,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及服用保健品习惯等,来分析身体会出现什么状况,产生那些方面不适,通过数据的分析,做到预测或预判,并开出保健处方,给出治疗方案,让体质真的得到改善。因而,这些机器可以提供比部分护工更专业和周到的服务,全面保障老年人的健康。
  智能看护机器人的普及将会成为替代养老院的另外一种形式。在预防医学的范畴中,机器人可以按时提醒、陪同和指导老年人进行有科学依据的保健活动,从而帮助老年人维持更活跃的生活习惯,延迟老年痴呆和生理机能退化的进程。这些机器人可以大幅减少用户机能过早老化所导致的大量治疗成本。在预防阶段,一些很简单的事情坚持做、重复做就能有巨大的效果,而机器人的耐心、持续、稳定性恰恰很适合负责此类事务。
  在家庭康复护理过程中,机器人也能扮演非常有用的角色,把医院级别的专业护理服务用较低成本带到病人家中。机器人根据预先设置的程序以及储备的知识库对老年人进行专业护理,能够大大提高和保证治疗和护理质量,避免人类看护时因为疏忽而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可以降低成功救治一个患病老人的总成本。
  机器人能够提供的服务除护理之外还包括陪伴。在电影超能陆战队中,陪伴型机器人大白凭借各种“暖心”的举动圈了不少粉儿。而看护机器人可以提供类似的功能。医学界个体化医疗的趋势与科技界人工智能算法发展在方向上高度匹配。陪伴型机器人不仅能够通过语音交互功能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监管、陪伴聊天、视频播放等日常服务,给老年人带来生理与精神上的双重关怀,还能与各类健康系统、设备对接,实现对老年人的心率、脉搏等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追踪病情状况等功能,为老年人提供更专业的健康服务。
  现在,在个人养老保险中,仍有很大一部分开销用于住院或是养老院居住。未来养老方式的更新也需要医疗保险政策的支持,例如为老年人购置智能看护机器人或是家用生命维持设备提供提供相应补贴。随着家庭智能养老方式的流行,传统养老院或将出现越来越多的空置,逐渐成为一种传统。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