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养老 > 动态
养和怡老院院长沈适伟:推广智慧养老是大势所趋
作者:   来源: 广州日报  2021-11-04


  今年8月出台的《广州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名完善智慧养老平台。整合现有市为老服务综合平台、居家养老服务综合平台等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智慧养老”平台,接入“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加强养老服务数据治理,完善养老服务大数据及平台建设,推动政府与企业、社会开展养老服务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合作,全面融入“数字政府”体系。将“互联网+”引入养老服务的各个领域,为各项养老服务政策的落地实施以及升级完善提供技术及数据支撑,实现政府与市场、社会供给与需求等养老信息和资源的互通共享和有效衔接。推动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养老服务的深度应用,结合老年人需求特点,进一步优化智慧养老服务功能,制定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目录,分期分批推出本市智慧养老应用场景示范项目,创建开放的智慧养老应用场景库,提高老年人用户的科技体验感和幸福感,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精准、智能、便捷的养老服务。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智慧养老”品牌项目。

  2020年中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数量为4250万人,假设3个老人需要一个护理员需要1400多万养老服务人员,目前所有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仅有37万。按照国际标准,失能老人所需要的护理人员比例是21,也就是两个护士照顾一个老人,但目前养老院平均1个护理员服务近10个老人,中国现实与国际标准之间差了20倍。《国家民政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中提出:2010年,养老护理行业仅3万人,计划到2020年时发展至600万人。但是,截至目前,我国老年护理人员只不过100万,养老护理行业出现用工紧缺就不足为奇了。养老护理力量紧缺的问题,需要用科技手段—智慧养老来缓解。

  广州市养和怡老院院长沈适伟向记者介绍说,在疫情之下,当前养老机构普遍存在着运营成本高、运营风险大的问题。因为养老机构的场地基本上都是向别人租的,如果房东不愿意减免房租,而又没有老人住进来,经营压力就会很大。而有时,一个护工要同时照顾8-10名老人,护理质量也会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必要大力推广智慧养老设备。在他看来,智慧养老是大势所趋。

  市场上,有些科技公司针对养老机构最大的问题——夜间看护,通过对每个床位配备爱牵挂夜间风险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老人的睡眠情况,包括心率、呼吸、睡眠质量等。还可以根据老人个体情况的不同进行精细化监护设置,输入心率/呼吸/离床报警阈值,出现健康、状态异常时,及时报警,最大限度减少夜间照护风险,大幅减少夜间看护人员,也提高了老人的看护质量。比如,通过一种监控装备,当老人不在床上时,装置就会自动报警,当老人心率出现异常时,健康监控设备也会发出报警,从而减轻老人猝死的风险。还有科技公司研发出为养老机构提供资源优化的“智慧养老信息化管理平台”,能通过智能照护设备为入口,详细记录每个老人、床位、健康等信息,并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集成式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养老院护工的工作量。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